本书系《澳门研究丛书》之一。书中详细、系统地对《香山旬报》的办刊宗旨、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剖析,作者列举了大量当年《香山旬报》上刊登的文章等内容,具较高的史料价值。
《海南历史文化》第五卷分为“本卷特稿”、“海洋文化”、“沿海平原文化”、“黎族文化”与“农垦文化”五个专题。“本卷特稿”中曹锡仁教授与周伟民教授的两篇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海南所面临的机遇与选择,以及在“中国梦”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独具特色的“海南梦”的问题;其他四个专题分别就海南不同区域
《中国人的教训》是中国知名作家李国文专心于大众历史写作近三十年,在中国人血与火的往事中,找寻我们今天生活智慧的标志作。它以中国历代各类人物的生存状况、人生态度、命运遭际、成败得失为依托,突出了他们人生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是首部中国人反思人生轨迹、吸取生活经验的传记体通史。它让读者在借鉴古代中国人生
《西北民族论丛》是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以中国西北民族史、西北民族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史、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等领域为研究重点。本辑内容包括高昌国与突厥之间关系研究、御制平定西藏碑刻校录、米兰壁画与东西方艺术关系考论、游牧部落曾经是什么等,且所有文章都是本集刊首发。
本书精选近现代知名学者和思想家,如梁漱溟、贺麟、胡适、钱端升、马相伯等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抗战和反法西斯的书信、通电、演讲和文章,生动体现了国难当头之时,中国学者同仇敌忾,为反对战争,争取和平,为民族振兴鼓与呼,反应了中国学者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
本书分为三部分,理论与方法、书序与书评、纪要与综述,主要内容包括:从本土资源建树社会文化史理论、生活质量: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新维度、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日常生活与社社会文化史等。
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912年,川兵哗变,西藏噶厦政府驱逐川兵和汉族官民,公然宣布独立。英帝国主义在西藏兴风作浪,公然运作西藏脱离中华民国。至1934年,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已失联22年。1933年12月17日,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在拉萨圆寂。
“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它以中国历代各类人物的生存状况、人生态度、命运遭际、成败得失为依托,突出了他们人生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是首部中国人反思人生轨迹、吸取生活经验的传记体通史。它让读者在借鉴古代中国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感悟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
本书是作者研习先秦史所撰写的主要论文结集,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商周社会几项主要制度的研究,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方面,探讨表明,商与西周社会性质同一,史脉相继,只有发展程度的差异;一方面是对古文字主要是殷墟甲骨文的释读。
这是一部利用中国考古资料,从研究实践出发,构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的系统专著。本书对中文精神文化考古研究既有成果和理论建设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具有内在逻辑的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利用作者自己的研究个案,展示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