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岗头遗址位于江苏省句容市。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初,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经国家文物局考执字(2006)第44号同意,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确认遗址范围包括1957年南京博物院调查发现大山边和小山边两个遗址及相连部分等,发掘面积共计约3000平方米,遗址包括时代主要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为南北交通要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文化特色非常鲜明。本书是作者20余年来在襄阳从事考古研究的部分成果结集,选取了作者在部分文博刊物、学院学报和文集刊发的22篇论文,其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雕龙碑文化遗存研究、楚文化研究、秦墓研究、三国、明代考古学遗存研究、历史地理研究、器物学研究,是第一本襄阳考古学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的三十年时间里,在田野考古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使湖南迅速成为全国田野考古发现和研究的重要省份,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集收录的33篇考古论文内容涵盖湖南考古历史、湖南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植物和动物考古、陶瓷考古、简牍研究、考古科技、文物保护、对外考古和数字化考古等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14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有2013年马尔康县脚木足河流域调查,崇州紫竹古城调查、试掘,2002-2003年大邑盐店古城发掘,2014年西昌横栏山遗址发掘,温江区”西藏地质花园”商周遗址发掘,邛崃娃娃山、蒲江金马村汉墓发掘,成都市丁字街、江汉路古遗址发掘,成都天府新区永兴镇干塘村、双流九龙湖宋
本书以西藏文物考古与古建筑为主要讨论对象,文章类型包括考古调查简报、专题研究、综述、建筑勘查报告、修缮方案等。本书收录文章所讨论的时间上限至前吐蕃王朝(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7世纪)时期,下限到清代;内容涉及西藏自治区境内的古遗址、古墓葬、石刻造像、古建筑、文化线路等的研究成果。
本书共收录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编著《金沙遗址科技考古资料集》。本书共收录16篇分析测试报告和27篇研究论文。金沙遗址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至春秋时秋时期,分布面积约5km2,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古蜀文明的发展演进历程有着重大意义。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沙遗址多年科技考古成果的集中反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收录10篇考古发掘简报和11篇研究论文。简报内容涵盖袁家山旧石器遗址、天子坪遗址、大畈遗址、青山崖墓、网岭东周墓、竹子园战国西汉墓、兔子山遗址九号井、文桥汽车站北宋合葬墓、娄底明代壁画墓、澧县元代瓷器窖藏等考古新资料。研究论文涉及湖南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楚文化研究、金石研究、陶瓷考古研究以及中国考古学
本书编著者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湾李村发掘战国晚期秦基596座、汉墓94座。596座墓葬可分为战国中期晚段、战国晚期、战国末期至秦代、秦末汉初四段,为战国中晚期至秦代“戏邑”“丽邑”内居民的墓葬区。94座汉墓可分为西汉中期、西汉晚期、新莽时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期至东汉晚期五段,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汉代中下层平民的
本书广泛搜集国内外沉船资料,对照各类陆地遗址出土的陶瓷器遗存,图文并茂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国古代陶瓷经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销的历程及阶段特征,揭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变迁的历史及不同阶段中国在世界海洋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大量展示窑址资料的基础上勾画出中国古代外销瓷业生产变迁的脉络,并以个案的形式讨论了以陶瓷贸易为媒介的中
本书收录了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31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规划、环境与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