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下考古调查从2008年开始,分为陆上调查和水下调查二个阶段。2008年至2010年为陆上调查阶段,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档案查找、实地走访踏勘,共获取安徽境内水下文化遗存线索47处,基本摸清了安徽境内水下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和水下文物家底。2014年至2016年为水下调查阶段,对太平湖水域、响洪甸水库进行了水下考古仪器
本报告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部考古子课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根据以往在吉县的工作经验,结合地形地貌,对州川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掘,调查范围为吉县县城以西、黄河以东、东城乡政府以南、柏山寺乡政府以北区域,地处东经110°29′13.4″(JF4)-110°40′36.5″(JQ1),北纬35°59′29″(JM11)-36°
本书主要发表了2012~2013年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的重要遗迹,发掘面积1997.5平方米。遗迹有运河河道、两岸的河堤、两岸的石筑桥墩、河道中间的石板路、道路、建筑址和木船等。
本书从关中地区古代帝后陵墓切入,论述陵主生平事迹,围绕历代永陵文学作品展开,探讨关中帝陵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本书选录了20余篇文章,汇集了目前国内外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和石窟寺保护科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石窟研究和石窟保护两部分。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5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本书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两汉时期、高句丽时期、渤海时期、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等11个部分,系统地搜集和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吉林省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地下文物资料,全面总结了吉林省在地下文化遗产揭示和认识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主要成就。
《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中国古代玉石雕刻艺术》重点放在将中国古代玉石雕刻纳入到雕塑艺术的范畴,并从各个角度对其具有的雕塑艺术特色展开研究。《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中国古代玉石雕刻艺术》第1、2章谈到了玉的概念以及玉石雕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铺垫和基础,无疑有助于对中国文化与玉石雕刻之间关系做全面了
本辑共收录文章26篇,内容涉及先秦时期遗址调查材料、战国-汉代墓葬材料、宋、明、清墓葬材料等。
本辑刊发考古发掘与调查简报4篇,公布了青海玉树、重庆忠县、四川成都和安岳等地的考古新资料;收录论文11篇,分别对宝墩文化起源、四川凉山地区史前文化、青海大通常宁遗址齐家文化制陶工艺、西南地区三叉格铜剑的年代与源流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刊发纪念论文1篇,深切缅怀为西南民族考古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已故著名考古学家汪宁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