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我国汽车产业研究的权威,也是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本书集中体现了作者对我国汽车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思考,还展示了围绕汽车产业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论争,为公众理解汽车产业政策的形成、汽车产业的开放进程,提供了参考。另外,本书对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借鉴意义也有深度分析。
本书使用当代经济学先进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煤炭需求与供给的各种制约因素的系统研究,确定中国煤炭需求与产量是否存在增长极限,确定理论上的增长极限与实践中国民经济系统的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探索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建立煤炭资源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以及可持续的海外供给圈,确保煤炭资源的稳定供应和
《煤-焦-钢产业一体化协调发展》分别对我国钢铁工业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焦化工业和炼焦煤生产现状做了充分详尽的本底调查,运用数量经济学与系统动力学原理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与炼焦煤资源的需求关系做了中长期预测。通过对我国目前“煤-焦-钢”产业链运行状况的分析,揭示我国炼焦煤资源对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形成的巨大潜在危机,通过分
本书全面梳理和总结了2018年世界工业的发展情况,从综合、区域、专题、热点等角度入手,对2018年世界工业总体情况、主要经济体发展状况、特定专题以及年度热点事件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分析了世界工业领域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对2019年世界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基于我国能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剧、土地资源有限等现实情况,通过构建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重点对燃料乙醇生产与消费等环节开展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设计及其影响模拟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调查,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宏观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积极寻找产能过剩化解手段已经迫在眉睫。本书立足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工业产能过剩的实际状况对我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去产能通常会带来产能利用水平的提高,以此为前提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来重点考察当前国家大规模削减产
基于我国能源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新时代下的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如何建立,市场之制如何激发能源领域的生产力,政府之手又如何维持能源市场正常运行,以及如何应对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基本约束,是本书讨论的核心议题。
从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出发,系统分析了2018年我国工业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创新、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对重点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总结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与部分区域的工业转型经验和创新发展经验,在系统分析内外部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对2
本书从综合、行业、地区、园区、企业、政策、热点、展望八个角度,分析总结了2018年我国原材料工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情况,并对2019年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全书遵循了赛迪智库原材料工业发展蓝皮书的一贯体例,共8篇29章,包括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园区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和展望篇。
本书围绕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西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制与路径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分析框架。(2)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西部制造业发展历程与现状透视。(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西部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和比较。(4)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西部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5)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