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这篇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清官中的酷吏)误国,清官害民,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同时,小说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提炼、生活哲学及艺术、女性审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乐景物描写等多方面皆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博学多才,诗、词、文创作和学术著述都成就卓著,为当时和后世所钦仰。他在文学创作上不但几乎是全能的,而且几乎是全优的,其诗、词、古文、辞赋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诗歌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
本书是从明代文学文献与文学思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十届年会的100多篇参会论文中遴选而成的,分为“文学文献研究”、“文学思想研究”和“文学史、文体和文本研究”三个部分,内容涉及明代文学研究领域多个前沿性话题,具有多元视角和方法论意识,旨在推动了明代诗、文、戏曲、小说研究与文本、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研究的平衡
本书主标题取自美国人阿林顿著作《青龙过眼》。该书配图形象生动:青龙反拿望远镜,镜头下的西洋人显得渺小。青龙与洋人之间存在误读。“青龙过眼”描述了一种文化隔阂,一种文化视差,提供了一个支点来探讨中西文学交流中的现象。“读”与“误读”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常态。在中德文学交流过程中也衍生了不计其数的类似情况。本书共收录27篇论文
汤显祖是站在明中晚期转折点上的文学家,在文学史、戏曲史、诗学理论史方面都值得对其进行全方位综合研究。本书以广义诗学的视角来研究汤显祖诗学理论的基本内核,从其诗学形成的哲学基础,历史文化背景入手,着重分析其诗学理论中的情理辩证、历史诗学观、诗歌主体论、诗歌创作论、诗歌美感论等,并且对汤显祖创作的其他文体以及戏曲的中外接受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优势学科主办,旨在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状况及其前沿动态的专业学术刊物,设有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特藏文献等栏目。本书是第五辑,分为特稿、文学所记忆、古代小学研究观澜三个部分。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
本书是朱自清作品的精选合集,包括其经典散文和杂文。让读者品味其作品中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体会其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感受其陷入爱情之后的浪漫多情。除此之外,还将朱自清的生平、创作及艺术成就罗列于作品之后,让读者能品味到其作品思想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