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研究通讯》是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综合信息类刊物,办刊宗旨为报道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搭建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本刊分设汉学论坛、文献天地、汉学人物、论著评介、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栏目。本期出版的是第十三、十四期的合辑,除基地纪事外,研究文章共计17篇。
本书收录的是为重庆大轰炸对日民间索赔诉讼而撰写的12份鉴定书。为提起和推进这一诉讼,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共13人,近十年来在中国受害者及其家属、中日律师等的倾力支持下,作为志愿者坚持不懈地进行大量的档案调研、原址查勘和口述访问,撰写出12份鉴定书,着重揭露侵华日军对重庆、成都、乐山、自贡、松潘等地不分军事目标与非军事目标,
本书收录了翁文灏与抗战有关的档案史料,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战前政治、经济与外交;二是战时工矿建设,这是主要部分,其中又分为国防工业建设计划与实施、吸收和利用外资等十七个方面;三是战时贸易与财政金融;四是战时政治、行政、科技、教育等;五是复员计划与战后接收。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手专题档案文献,是研究战时翁文灏及
本书旨在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突出表现吉祥文化的主题,搭建三地文化交流、共享、展示的平台。分为居家篇、艺术篇和礼仪篇。
本书由四个章节组成,通过对郑庄公、卫宣公、桃花夫人等先秦时期的重点人物进行了学术分析,对中国古代改革措施致使国家走向强盛的历史史实进行学理分析,试图探索国家勃兴和衰亡的原因,厘清以往学界认识中的一些误区,指出国家改革的得与失,分析制度建设在中国古代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实质及其发展走向。作者在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
《左传》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评点之作众多,学术价值甚高。本书将传世《左传》评点文献汇于一书,所录评论至迟从宋开始,主要为明清人的评论,引书多达70余家,为《左传》学和评点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以期使研究者充分认识到《左传》评点之作的重要价值,引起学界研究之重视,开辟《左传》学研究的新领域。
屯堡文化是黔中安顺独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受到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明王朝“调北佂南”“调北平南”“调北填南”引发大量汉民移居安顺,屯堡人将母源地文化移植到安顺的多元文化生境中,在与周边族群的互动中既保持了自身的文化认同,又不断地吸取周边族群的文化养分,建构成独具一格的屯堡文化,较系统和完整地保留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