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遴选北京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优秀征文百余篇。征文的作者来自各个院系,在新生教育期间,他们围绕“共筑强军梦,砥砺报国行”的主题,深入思考,细致探求,融合自身体悟,书写真情实意。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聚焦“我的成长”“我的大学”“我的青春”“我的梦想”“我的祖国”,其中的作品情脉、意脉、语脉通达,茹古涵今,数往知来,蕴
本书围绕莫言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讲述作品与作家背后的故事。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来自山东农村的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似真似幻、极具魅力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他幽默地讲述土地与人的故事,把一个被人遗忘的民间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写作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
徐志摩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现代诗人之一。本书从徐志摩的作品出发,结合他传奇的一生,讲述他的创作与人生故事。徐志摩一生热烈地追求“爱”“自由”与“美”,热爱大自然,大海星辰、白云流泉、空谷幽兰、落叶秋声都在他的笔下流泻出最美的诗篇。读者不仅读到他的作品、他对生活的热爱,还能体味其飞动飘逸、复杂立体的哲思,同时为我们打开一面感
本书从巴金的作品出发,结合他的人生故事,讲述今天我们如何读巴金、如何走近他的人生。巴金从踏上文坛开始,就是一位“总是说真话”的人,跨越了两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历史百年的沧桑,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危险与痛苦,但从未失去信仰,从未丧失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说,巴金是一个始终都在思索,始
与历朝遗民不同,清遗民面临着道德和价值之源的干涸,经历着从“遗民”到“弃民”的角色转变,他们由此成为国家“脱节的部分”。但士人身份决定了他们对社会变迁尤其是政治变迁极为敏感,后者深刻影响他们的活动、角色与命运。文学书写既反映了他们的情感、体察与因应,也依稀显示了裹挟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混沌力量。
非裔美国小说主题研究
俄语布克奖获奖作品探微
本书从明代诗学内在问题出发,在中国诗学整体理论视野中,展开对清代诗学的全面探讨。作者提出,真伪、正变、雅俗三对基本观念制约明清诗学的历史进程。全书十六章,在充分占有并深入研究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揭示清代诗学的演变轨迹及整体特征,探究各时期诗学的理论问题与价值取向,考察各诗学流派的群体构成及理论主张,比较各派之间的承嬗
本书回溯了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概括了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状况,回顾了为这一发展历程做出突出贡献的贝娄、辛格、马拉默德、罗斯等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四大奠基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特征,然后梳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国内外研究状况。从认同、民族认同概念出发,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
本书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柳青研究的前沿收获。收录了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老、中、青三代学者围绕柳青作品的文学史地位、思想意义、政治意涵等展开的崭新讨论。很多论文对《创业史》《种谷记》《铜墙铁壁》等柳青代表作采取历史、文学、社会、思想的交叉视角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解读,重新阐发其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作为最富盛名的人民文学作家,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