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2015年作客“华大讲堂”的刘丛强、厉以宁、周熙明、周文彰、孙立平、柴跃廷、张占斌、龚维斌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科技发展与基础研究、新常态与经济走向、核心价值观与文化思维、“三严三实”的内涵和意义、经济困境与社会转型、互联网+传统产业、新常态与全面小康、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前沿问题,内容翔实,视野宽阔,分析精辟,
珠江论丛(2018年第3辑,总第21辑)是由理论前沿、教育教学、语言探赜、文化研究、社会治理等五部分构成。理论前沿包括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县设市研究报告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战略产业的选择;教育教学包括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关于教师认证制度的思考、独立学院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语言探赜包括文化DNA假说
珠江论丛是由理论前沿、教育教学、语言探赜、文化研究、社会治理等五部分构成。理论前沿包括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县设市研究报告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战略产业的选择;教育教学包括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关于教师认证制度的思考、独立学院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语言探赜包括文化DNA假说《自私的模因》译后、模因论视阈下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联合主办,六区区委宣传部协办,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深圳图书馆承办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自2005年6月推出以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鉴赏?品位”为主题,以“弘扬人文
《黄海学术论坛》成立有编辑委员会,聘请区内外有影响,并致力于这项工作的专家学者为编委。受山东大学聘请,张蕴岭学部委员担任《黄海学术论坛》的新任主编,由他组织编委会。黄海学术论坛2017第2辑东北亚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序言张蕴岭综合戴圣鹏论文化包容的条件鲍江文化多样性及文化遗产实践:西方视角与非西方视角郝书翠论中华优秀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集刊》,选收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学科学者发表的优秀论文,意在集中展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宗教学、语言学学科*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集刊每三年编纂出版一集,选收论文发表时间范围大致为编辑年份以前的三年。本集刊选收论了2015年~2017年期间文学哲学学部学者发表的优秀论文。
本书为《珠江论丛》(第18辑),共收录14篇文章,涵盖文化研究、教育教学、财经探索、历史钩沉四个部分,分别从文化、教育、经济、历史角度展开论述,特别是教学部分的文章介绍了几种新型的课堂形式和学习模式,内容新颖,值得阅读和推广。
华中科技大学2016届优秀硕士论文,包括社会学、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社会学,如卫文凯的文章利用2012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资料,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群体、不同居住区类型的居民社会资本差异以及社会资本在不同群体的空间分布,同时分析居住空间、家庭社会地位、个体社会位置对社会资本获得的影响
珠江论丛是由理论前沿、教育教学、语言探赜、文化研究、社会治理等五部分构成。理论前沿包括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县设市研究报告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战略产业的选择;教育教学包括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关于教师认证制度的思考、独立学院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语言探赜包括文化DNA假说——《自私的模因》译后、模因论视
本书是澳门理工学报丛书之一种,为《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第4期至2016年第4期“名家专论”栏目的结集。该栏目文章作者均为名家,如耿云志、胡鞍钢、陈来、章开沅、王学典、陈平原、桑兵、叶嘉莹等。本书共收21篇文章,各篇文章体现了其作者在自身研究领域的专业研究,主要涉及历史、语言文学、哲学、经济管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