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规制资本市场内幕交易行为,必须根据内幕交易的违法犯罪行为规律构建与完善制度性防控体系,这正是本书的研究价值之所在。首先,通过研究现行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剖析有关内幕信息、内幕交易行为、内幕人员等重点问题,能够为定性提供理论支持,丰富和完善对本罪的系统性研究,从而准确指导司法实践。其次,通过研究
《法官日记》是作者从近三年的审判实践中记录下来的真实办案手记里精选部分加工而成,是一名中部基层法官的真实的工作、生活缩影。内容既涉及现行司法体制下案多人少、缠讼闹访、司法干预、群体纠纷、社会矛盾多元解决机制、法院内部亟需改革等普遍性问题,也涉及婚姻家庭类、侵权类、合同类、劳动争议等反映社会现实的个性问题;既叙述人
婚姻家庭关系无法存在于社会文化之外,因此家事诉讼研究绕不开纠纷的文化逻辑。本研究的主旨在于,以整体论、关系论为研究进路,对和田市与阿勒泰市两地家事诉讼进行法律社会学意义的解释;考察重点在于不同社会地理空间下司法权力的运行情况,以及司法行为对作为其运行环境的社会地理空间所产生的影响;核心关注在于婚姻家庭法与婚姻家庭观念、
在我国行政实践中,行政规定大量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行政规定在现行法律体制中不属于法律渊源,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制行政规定已成为关系我国能否实现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议题。 《中国行政规定规制研究》介绍了当前我国行政系统内外规制行政规定的各项制度,包括行政系统内备案审查、行政复议附带审查、人大常委会备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我国刑事法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纵观中国刑事法治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问题同时并存。本书选取了近二十年的犯罪形势分析报告纵向跟踪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犯罪形势与刑事法律变迁。其中,死刑核准制度、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等重要的法律制度变化也是本书的亮点。此外,本书
《中国司法制度(2002-2016)》是对中国司法制度近年来发展状况的总结,全面记录了15年来中国司法的成就、变革与发展。《中国司法制度(2002-2016)》以司法制度为主题,对这期间中国司法的发展与变革过程进行了深入挖掘,除对中国司法改革的总体脉络进行专业分析,阐述了司法改革的发生背景、整体进程、改革重点难点、改革
本书在界定患者权利概念的基本内涵,并探讨这一概念提出过程与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患者权利的内容与类型,厘清患者权利与人权、患者权利与医患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讨特殊患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书中着力探讨了我国患者权利的实现与保护问题:解决我国患者权利的实现与保护问题,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积极推
本书是对民事抗诉制度基本原理的一种阐释。书中叙述了民事检察的基本范畴、民事检察制度的比较法考察、中国民事抗诉的制度变迁与实务发展状况;对民事抗诉制度合理性论争双方的论点要素和论证逻辑的系统梳理;阐述了2012年民事诉讼法框架下具有全新“五阶构造”的民事抗诉制度,其与再审之诉制度在程序构造、诉讼关系以及通行原则上存在原理
本书比较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依法治国的关键,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法,打击、控制和预防经济犯罪的对策,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政风的突出问题和治理对策,促进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等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全国各地开展法治国情调研,由《中国地方法治实践(2005-2016)》收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法治调研报告。《中国地方法治实践(2005-2016)》分为五个专题:地方法治发展、广东法治、浙江法治、四川法治与其他地域法治。地方法治发展专题不仅收录了法学研究所连续两年对地方法治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