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表达权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表达权“中心”以外的“边缘”。表达权的“中心”以“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为代表。针对中心概念和元素,本书分别以“内与外”、“政与文”、“质与器”、“旧与新”和“本与变”为主题,考察公共对话外表达的逻辑和正当性基础、表达权的文化维度、媒介对表达权的影响、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经典范式的挑战以及
《法史学刊》是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中国法律史学会秘书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组织编辑的专业性学术集刊。集刊内容涵盖中外法制史、中外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等法律史学科的各个分支,间或旁及法理学、部门法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法律史学得以滋养的学科领域。《法史学刊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亲子法律问题研究》是一本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对亲子法律问题进行研究的著作。首先从亲子、亲权、各国亲子法概述入手,参考本土的家庭伦理道德和家庭习惯习俗,构建符合民族传统习俗的亲权制度。提出“营建亲权法律文化环境”的设想,以适应我国亲子关系的调整需求,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和健康成长。作者在亲权法律规则的完
《数权法2.0》是《数权法1.0》的延续和深化,一是创造性提出了“数据人假设”的概念,这也是研究数权法的逻辑起点,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二是围绕数权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三大权益,包括数据权、共享权和数据主权;三是回应了习近平主席致2019数博会贺信关于“处理好大数据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挑战”的重要指示精神。
《职工权利维护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研究:以传播赋权为视角/先进文化传播文库》的研究背景基于新时期我国的劳动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动向和新变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有的地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仍较突出。《职工权利维护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研究:以传播赋权为视角/先进文化传播文库》
我国的相邻不可量物排放纠纷日渐增多,与此相对应的却是立法粗糙、司法困窘、纠纷数量增多、矛盾加剧。《相邻不可量物排放的私法调整/光明社科文库》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理论解释、司法方案、立法对策。《相邻不可量物排放的私法调整/光明社科文库》考察了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相邻不可量物排放规则,梳理了我国相邻不可量物排放规则的历史演
在本书的视野中,财产权这个法学术语通过它与正义的联系,更多地呈现出政治哲学的意义。本书深入探讨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洛克、斯密、卢梭、黑格尔、密尔等思想家对于“财产权与正义”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处理,呈现出了一幅独特的政治思想发展图景。 主题论文包括:《偷盗与友爱:托马斯?阿奎那的财产观念》《自然法、财产权与上帝
《反歧视评论》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主办的国内首个以平等权利和反歧视为主题的学术文集,旨在汇集反歧视研究的前沿理论,展现反歧视实践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反歧视的法律和制度变革。《反歧视评论》以学术性和建设性为评价标准,设置主题研讨、学术专论、评论、判例研究、调研报告、深度书评等栏目。本书是第7辑,以“艾滋歧视及其法
《经济法论丛》是由中南大学法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刊载经济法学理论与实践前沿原创研究成果,设有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国家投资经营法等常规栏目,以及热点专题、域外法动态等。本期共有四个专题,分别是基础理论、市场规制法、网络经济法、相关研究。
《法律史评论》是四川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法律史学研究集刊。本卷专论部分刊载张春海的唐代双层架构立法研究、张群的明代士大夫法律修养研究、艾晶的北洋政府国家法律对女性犯罪惩治的研究和谈萧的中国近代商会法研究;评论部分刊载钟子龙对海瑞定理的研究、宋兴家的清代女性立法研究、耿密关于民国“中华法系”的研究和崔龙所译日本学者松田惠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