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刊发考古发掘简报4篇,公布了重庆涪陵、湖北宜城、四川安岳和广西梓平四个地点的考古新资料;收录论文8篇,分别对三星堆遗址、新一村遗存与十二桥文化的关系、石寨山文化的同心圆纹盘与玉溪刺桐关遗址的性质、西南地区考古出土的汉代瓷器、川渝地区汉晋墓出土抚耳俑、湖南地区青瓷盘口壶、云冈石窟第13-30窟,以及动物粪便分析及其在
本书是一部对唐代成都净众寺园林遗址出土资料进行公布和研究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该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13号,地处唐末以来修筑的成都罗城西北城墙(即今北校场西路一线)外的附郭区域,与城墙之间的*短直线距离仅600余米,东距府河约400米,西距桃花江约440米,南距饮马河约550米,往南距罗城的正门——大西门(即
本书为山东龙口归城周代遗址中美联合考古调查和试掘的中英文双语考古科学报告,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分为十章,集中总结归城周代城址2007年到2011年中美联合调查的收获,并就有关方面进行研究。下编包括五章,总结归城乃至龙口地区1896年至2006年之间已有的考古发现,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的发现。另包括附录三篇,报告归城遗址的
空间表现是中西艺术史研究的基本主题。本书致力于在汉唐艺术模拟形似史的大背景下,运用风格学方法,以北凉至盛唐敦煌壁画之空间表现问题为契入点,把汉民族特有的空间表现方式与外来佛教题材的融合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将考古艺术品、传世作品和文献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把风格史的演变置于其所在的历史文化情境中,从观念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宏
本书在郑州大师姑城址2002阳2003年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址中二里冈文化早期壕沟与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墙的共时关系,提出了郑州大师姑城址既是一座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址,又是一座二里冈文化早期城址的新论点。根据后者取代前者的考古实际,结合二里冈早期文化源与流的追溯,论证了郑州大师姑二里同文化早期城址为商汤灭夏前所建韦
本书是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编撰的考古报告集。书中收录了为配合新建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建设而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的调查报告、发掘报告及科技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有新建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调查报告1篇,先秦时期发掘报告有郫县天台村遗址万达广场地点、天府花城地点,郫县波罗村遗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 1
《边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7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九)
广西左江岩画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其主题内容90%以上是“蹲踞式人形”,数目之多在我国乃至世界原始岩画中都首屈一指。《BR》本书运用岩画语言符号学的方法,对左江81个岩画点中“蹲踞式人形”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进行研究,把左江岩画看成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符号,从岩画符号的语用、语形、语义三个方面,通过存在于岩画中的形式、意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