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作为立足首都,服务全国的智库,长期关注国家和城市科技创新发展。2018年,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依托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团队,继续开展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编撰《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本报告在去年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国内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最新进展,深度挖掘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特色
本书基于陕西省榆林市“多规合一”试点开展的国土空间综合规划编制实践,提出协同理论指导下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多规衔接理论模型框架,确定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技术思路,形成对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分析;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生态红线划定、基本农田红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与实施
本期包括论文和综述两个栏目。其中论文有项浩男的《瘾与利: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军阀政治与鸦片经济探析(19121937)》、朱安祥的《魏蜀吴三国货币政策优劣的历史比较》、姜长青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等五篇文章,这些论文研究的历史时期涵盖了三国、明末、民国与改革开放后多个时期,从军阀政治与鸦片经济、三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由武汉大学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自2009年创刊。从创办之初,就确定主要登载四个方面的文章,一是经济史方面的,二是社会史方面的,三是经济史与社会史结合的,四是有关学术综述和学术评论。在研究时段上偏重明清。本集刊专注于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史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评论。原由中国
国家高新区既是创新发展学、区域创新、产业创新等各种理论的实践场所,也是新兴理论的发源地。本书率先提出了国家高新区DUI(DoingUsingInteracting)理论;从边界背景、发展内涵、发展路径及第三次创业的核心要求、重点抓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国家高新区的三次创业理论;全面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维系根本、建设
采用多维贫困理论,定义贫困维度,选择贫困衡量指标,利用公开统计资料、课题开展的村庄和农(牧)户典型抽样调查资料,对区域整体贫困和农牧民的经济贫困、能力贫困、社会排斥、生态贫困等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法等方法,从区域自身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和贫困农牧民个体的角度,找出影响贫困治理效果的因素,为藏区
本书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78-2018年,意在总结回顾广州市改革开放40年来宏观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与数量关系。首先,从逻辑和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和需求约束型经济的转变过程,以及两个阶段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传导机制。然后,对其主要变量做了较为深入的讨论。通过数量分析工具得出了广州市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
本书主要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围绕2016与2017年的中东地区形势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贸易,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与研究,主要针对2016年中阿贸易依存度、中阿贸易结构、中阿投资依存度、中阿服务贸易、中阿农产品与食品贸易、中阿金融市场七个方面的*数据,分析研判未来中阿经济贸易发展趋
本书从政府引导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两大方向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探讨。上篇基于政府引导发展战略视角,对比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从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的实际情况出发,梳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从政府与市场关联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政府引导和推行发展战略对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与作用
本报告是《一带一路环球行动系列报告》的第四部作品。此前在我社出版的《一带一路环球行动报告(2015)》《一带一路环球行动报告(2016)》《一带一路环球行动报告(2017)》社会反响不错。《一带一路环球行动报告(2018)》,总括了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倡议、政策、措施、项目、平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