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在当今中国史学进入极好的发展时期,并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走向世界的大趋势下,该书所收论文阐析的观点及提出的问题,对于中国史学如何保持自身的特点与风格,在准确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史学发展潮流的同时,融入到这个趋势中去,是十分有益的。
《遗产》是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办的文化遗产研究系列集刊,刊物瞄准当代遗产研究的热点问题,旨在从不同的学科视域出发,探讨“遗产保护”“遗产指定”“遗产开发”等遗产研究热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构建“大交叉”“大融合”的文化遗产研究共识,所刊登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遗产理论、遗产政策、记忆遗产、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
本书为“中国古陶瓷学会2021年年会暨首届‘CHINA文化’高端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计收入与会学者论文34篇。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元明时期窑业考古发现及窑业技术研究;二、馆藏、墓葬出土元明时期青花瓷器研究;三、元明时期瓷器的对外输出与交流。《BR》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丰富,为探讨元明时期景德镇及其它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关于史学方法和理论研究的论著。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以城市史研究为例讨论了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二篇从诸多方面讨论了地图的史料价值,认为地图的史料价值并不在于地图的图面,而在于对地图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发掘,这同样涉及研究方法和视角。第三篇则以当前的“历史书写”为切入点,讨论了时代变迁对
2016年,为配合吉林省集安市洞沟古墓群墓葬文物本体保护维修工程的实施,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对山城下墓区288座墓葬进行考古清理。本书全面梳理了本次考古工作,对288座墓葬的地理位置、保存现状、墓葬类型、出土遗物等进行系统介绍,图文丰富,内容翔实,丰富和充实了洞沟古墓群墓葬资料,为今后开展墓葬研究提供了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本书稿为第十九辑,收入18篇文章,设六个栏目。“第一届跨国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选登了6篇文章,这6篇文章选题新颖,行文严谨,符合学术出版规范,所涉主题有“费边社会主义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与人文环境的日记体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喀斯特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典籍,其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并重是这部游记最为突出的特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这部游记曾被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钱谦益称誉云:“唯念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造型雄浑大气,釉色奇幻绚丽。作为唐代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唐三彩从人物俑、动物俑、生活器具到建筑模型、宗教祭器,无所不有,包罗万象,反映了唐代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也使今人对唐代的文化、社会充满了想象。 本书作者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和已发表资料的研究,依据考古报告和历史文献,从功
周春元先生(1911-1984)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从1948年起直至去世的30多年里,周先生一直在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对历史学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魏晋南北朝史、贵州地方史和史学史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论文集包括纪念周春元先生专题、西南区域史研究和民间文书
本书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的原则及功能入手,系统介绍了个人形象、交往礼仪、公共礼仪、餐饮聚会礼仪、大学生校园礼仪、求职礼仪,并结合各专业所涉及的行业特点,分别介绍了饭店服务与管理、旅行社(导游)服务、景点景区服务、商场(超市)营业员服务、商务销售服务、会展服务等行业的礼仪。本书适合于职业院校的礼仪通识性教材,如管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