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空有之争”指空宗与有宗的争论,一般特指中观派与唯识派的论争,从佛教思想的发展来看,又不仅限于此,而是贯穿于佛教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 印度佛教时期,空有之争表现在佛教内部各宗之间的互相论争,包括经部与有部、上座部与大众部、中观宗与有部、中观宗与唯识宗等,各部都互相指斥空有而表现为
本书在清理理论资源、已有实证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从国家、社会两个层面,从科学、政治、法律、教育、性别等角度考察有宋一代之身体史,对宋人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提供了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同时,本书推开了一扇宋史研究新窗,驻足于此,可以看到从其他角度看不到的宋代社会与历史发展的新特征。换言之,通过考察宋代社会打在“身体”上的烙印
《唐史论集》选录作者近40年以来关于唐史的研究论文37篇,内容涉及唐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史籍考释诸多方面,重点探讨唐代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对唐代使职及其财政三司使、唐前期地方监察制度、贞观时期法律思想、唐河南道漕运路线、唐代乡和乡官等问题,有深入的发掘和论证。论文资料翔实,论证严密,文字简练。集末附9篇非唐史文
全书分为社会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当代文化与文明、中国文学文化四大部分。每部分包括4~6篇该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每篇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文学院以及韩国、日本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撰写,就各自研究领域里的某一热点、重要议题、争议话题提出了自己的创见、结论等。社会儒学部分除了探讨儒家主张及学者著作外,还探讨了儒学在当代
本书从自然条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这一历史理论的重要视角切入,研究元明北京建都及其粮食供应问题。建都北京,有地理位置优势,但是难处在于粮食供应。为解决京师粮食供应,元明清三朝创行漕运,从东南运粮。随之出现运河漕运、黄河、淮河治理的难题,因此江南官员学者提出发展华北西北水利,就近解决京师粮食供应,或恢复海运,生动地展
《唐宋历史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以关于唐宋历史的专题研究与评论为特色,主要刊发问题导向的关于唐宋历史专题研究论文,以及以梳理唐宋研究学术史为目的的专题述评和书评。文章类别包括论文、书评、序跋、读史札记等。
《历史穿越报》共10卷,其中包括《历史穿越报——夏商西周卷》《历史穿越报——春秋战国卷》《历史穿越报——秦汉卷》《历史穿越报——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历史穿越报——隋唐卷》《历史穿越报——五代十国卷》《历史穿越报——宋朝卷》《历史穿越报——元朝卷》《历史穿越报——明朝卷》《历史穿越报——清朝卷》。这里有古人传来的烽火快报
本志以民国二十年县长董天华主修的铅印本《卢龙县志》为底本,参照弘治十四年、万历二十七年、康熙十八年及五十年、乾隆三十九年、光绪五年《永平府志》《二十五史》《明实录》《清实录》《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四镇三关志》《大清一统志》等典籍加以校注。
《尚书》月成书于3200多年前,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文献汇编,记在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本书属于漫画版《尚书》,对《尚书》中的千古名句进行直译的同时,用轻松有趣的漫画故事阐述名句背后的哲理思想,是青少年了解和阅读国学经典的优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