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大寺遗址:全2册》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项目——郧县大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郧县大寺遗址:全2册》系统地介绍了大寺遗址2006年和2009年两次发掘所获的不同时期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包括仰韶文化下王岗二期类型、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龙山文化乱石滩类型、西周遗存、战国时期楚文化、秦文化、宋
本书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万州金狮湾墓群发掘项目(2001~2002年)的田野考古报告。发掘的15座汉代墓葬,揭示了该墓群从西汉早期至东汉中晚期墓葬及器物的发展演变序列,为研究三峡地区的汉代墓葬提供了断代参考。万州金狮湾墓群出土的印章,对研究峡江地区汉代基层官吏族属、土著葬俗、社会面貌等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是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编写的考古报告。韩祖念墓是1982年原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的一座北齐墓葬,该墓位于太原西郊大井峪村,由墓道、石门、前室、甬道和后室组成,后室内壁饰彩绘壁画。墓葬出土遗物351件,大部分为陶俑、动物陶塑、陶器,少量釉陶器、铜器、琉璃器、金银器,另有墓主夫妇石墓志2盒。陶俑形神兼备、情趣盎
《西部考古》(第19辑)是在西北大学“211工程”经费资助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著的学术半年刊,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1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
本书收录作者学术论文二十四篇,依据研究内容,大体上可分为文字考释、古书校读以及字词关系辨析等几个研究类型,研究材料基本涵盖了两周金文、战国竹简以及秦汉简帛。在研究旨趣上,作者致力于地下出土文字资料与传世古书的互证研究,力图有所创获,为学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金属是文明产生的主要标志之一,本套丛书是研究黄河文明历史变迁的学术性著作,所以黄河流域青铜文化的研究是本套丛书的一个重要成果。本书主要写黄河流域青铜的产生,以及青铜文化在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地区青铜文化的区别。
《边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8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本书内容涉及不同类别陶器和瓷器的基本概念、制备工艺技术与方法、特征与区别,以及鉴定测试与分析研究方法等,并对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著名窑口和典型制品作了概要性的介绍,试图以100个问答的形式,重点从科学技术的角度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中国古陶瓷,以适用广大古陶瓷爱好者、收藏者和本专业的学生与青少年,对中国古陶瓷
本书选择了云南省最有代表性的怒族、彝族和藏族三个民族的手工制陶技术进行调查和研究,从泥料采集、制陶工具、作坊构成、成形方式、烧制手法、陶器类型等方面,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怒族、彝族、藏族现有手工制陶技艺。本书的研究成果,对考古学、民族学、工艺美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首部全面介绍河津窑瓷枕的书籍,以图录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研究性文章,系统地展示河津窑陶瓷枕艺术。图录部分选取了固镇瓷窑址出土瓷枕,以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河津市博物馆、运城市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道莅艺术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等博物馆的馆藏瓷枕文物,共计86件,形象生动地展示河津窑陶瓷枕艺术。研究部分选取了4篇有关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