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在吉林省农安县、湖南省耒阳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建立了五个流动人口基层调查联系点。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围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流动人口健康等内容,连续三年开展了追踪调查,并就流动人口返乡创业、政治参与、就地城镇化、“农村三留守”等问题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题调研。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基础,推进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本书突出医养结合的体制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本书由三个篇章组成,从理论和逻辑自洽性的纵向“经度”和内容和体系完整性的横向“纬度”两条交织的线索组织。第一篇章为总报告,纵向“经度”,重点回答业界普遍关心的若
本书在全国流动人口政策演进机理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以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为研究对象,尝试校正流动人口宏观调整与区域微观经济政策二者混淆的误区,不仅梳理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演化脉络并分析内在演变机理,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政策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应进行评价和评估,其中尤其聚焦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人口
准确界定和测量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因素,不仅是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关键,而且对于维护国家人口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进行研究,并对人口趋势提出预判,以期对我国的人口治理带来助益。本研究的新颖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将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各主要影响因素整合在一个框架内,并利用数据刻画出各因
《西部人口城市化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梳理了我国人口“半城市化”现状的产生背景、原因、阶段特征及演化趋势。从人口城市化质量的适度性、协调性和包容性3个方面,初步构建起制度性框架下我国西部人口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西部人口城市化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运用构建的西部人口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12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农民、农村以及乡土文明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村改居社区事实上承担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利益冲突的交织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中国各种利益冲突的交汇点。农民非农化被割裂为“农民——农民工——城市市民”的“半城市化”尴尬困境。就此而言,他们的利益诉求有更特殊的根源:首先是市场化体制催生了村改居居民个体
优质服务是中国计划生育的一项改革创新,1995年国家计生委启动“优质服务试点县项目”,经过多年努力优质服务理念和方法覆盖到全国,基本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亲历者记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书记录和撰写这一期间部分参与优质服务活动人士的故事。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回忆,收集了30多名作者不同角度的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进程提速和区域间经济发展尚不平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三大特征,也是发展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长期关注的三个问题。与以往的研究方式不同,《人口年龄、产业转型与区域收敛:理论构建和机制发现》基于多部门经济增长理论,旨在构建人口年龄决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影响区域增长收
生育国策的改变在我国催生了大量妇幼保健医院,也使妇产生育的工作量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医院优质管理并做好相关质量风险控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书分产科、生殖中心、日间手术室及护理4大部分共12章,分别介绍了妇产生殖领域根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JCI的工作标准,正在我国一些优质医院或中心成功应用的一系列表格,以及如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计划生育名词。内容包括:计划生育国策、生殖健康、人口学,生殖医学基础,计划生育临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卫生,科研方法及统计,不孕症,辅助生育技术,性别与性8部分,共15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