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遗址自从发现以来,共计进行了八次考古发掘,每一次发掘都出土了大量反映古代人类审美的文物,绿松石即为其中一种。绿松石是古代珍贵的矿石,贾湖先民经过古代贸易网络获取周边矿脉出产的绿松石后,进行了大量精细加工,使得绿松石成为贾湖先民珍贵的装饰品。八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其中按照考古分类及研究,分成了若干类型,基本可以全
本书是由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出版的系列辑刊,计划每年出版2辑。以介绍丝绸之路考古、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学术著作书评为主要内容。本辑收录论文12篇,书评1篇。
2012年10月正式启动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涉及单位众多,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工程浩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荆楚地区规模**、收藏最丰富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历时数年努力,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普查任务。为了与社会共享普查成果
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它们的初兴和扩展奠定了高度发达、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基础,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围绕中国广域王权国家诞生及初步发展时期的聚落形态及礼器群的发展与变化,所收的六篇论文分别从考古学、历史文献学、社会学等多维视角,对洛阳盆地的聚落形态、青铜礼
本书涉及纪念阎万章先生100周年诞辰、考古发现与研究、历史研究、文物研究、碑志研究5个栏目,刊登辽金史研究原创性学术论文43篇。其中,纪念阎万章先生100周年诞辰文章7篇;考古发现与研究论文4篇,包括辽代墓葬考古发掘简报、辽金墓制与城址研究等;历史研究15篇,多结合传世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对辽金史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本书共分为八大部分,100个问题,第一部分,文明的“金色名片”;第二,文物保护工作者指南;第三,问诊国宝;第四,收藏家要留心什么;第五,丹青问道;第六,当科学遇见文物;第七,把文物接回家;第八,他山之石。内容不仅分门别类的解答了文物保护的各种问题,从文物保护专业角度解答了各种文物鉴别与保护的问题,也介绍了文物收藏的一些
本书是对2021年在三门峡召开的“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全面记录与总结。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本书以2022年10月17日李德生院士百岁寿辰及11月13~14日“李德生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李德生院士学术座谈会”暨庆典仪式等时间序列为主轴线,优选机构**、专家学者及李先生友人、弟子的发言材料、贺信、贺词、贺匾、贺文和报刊媒体相关报道与庆典、颁奖活动照片、影集,通过不同视角的回忆、描述和评价,综合展示百岁石油科学
本书着眼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围绕地缘环境、地区安全、海盗活动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开展地缘环境风险模型分析和决策支持研究,引入了云模型、语义云测度、数据包络、贝叶斯网络以及概率语言集和直觉模糊决策场等方法和技术途径,构建了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本书可供政府职能部门及
我国是岩画大国,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记录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20多个县市区的1300余处岩画区(点)计有百万幅以上,占世界岩画总遗存的1/5。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国家对岩画的研究与保护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对岩画的调查与研究中。在纪念中国岩画现代研究百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纪念中国岩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