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8章,第1章对当前河南产业发展总体状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概述;第2章对产业链优化升级的科学内涵和技术路线进行论述;第3章重点梳理了河南省当前产业链布局和发展现状;第4章重点阐述了电力数据与产业链量化分析的方式方法;第5章从计量经济分析维度研究适合河南产业链的升级路径;第6章是本书的核心,重点阐述“1+2+3”
本书以产业篇、文化篇、设计教育篇为主体框架,对中国男装四十年的产业变迁史、文化嬗变史、设计教育史进行梳理,同时对这些变迁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服装跟单实务(第3版)》为“十四五”职业教育部委级规划教材。本教材围绕服装贸易与生产跟单这条主线,从订单开发、接洽、采购、生产、货运到出口报验,围绕整个订单的贸易过程,展开跟单流程设计与运营管理的阐述。全书结合市场和企业实际运作情况,设计了大量实用的跟单表格,来加强订单管理的可操作性。同时,运用大量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浅
本书在对国内外先进宇航产品开发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宇航产品集成开发模式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经验,重点阐述了宇航产品需求分析及规划、模块化设计、支撑技术开发管理、产品团队管理、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知识管理和产品保证的内容。
从亲历者和诸多第三方视角,反思上通五菱的制造力系统成长的过程(三阶段:模仿、追赶、超越),以及中国汽车质量和品牌的反思,背后则是时代的影子,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变迁。分为三大部分:历史的继承,1958-1999年;第二大部分,商用车的辉煌1999年;第三大部分乘用车的跌宕。通过时间线索串起来,以此纪念五菱64年的发展,
本书客观、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广大稀土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不懈努力70年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书中汇集了稀土采、选、冶、分离提纯、稀土金属1合金、稀土新材料(磁、光、催化、储氢、超导、抛光、农用等)及应用、分析检测等领域的一系列科研和产业工作,以及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见证了中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是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本书确定产品生命周期、技术与知识的密集程度、产业链生态特征、国际化程度、资源的分布特征等五个因素为分析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时的中国制造的结构维度,进而运用案例研究法深入讨论传统制造、中华老字号、高新技术和复杂产品四类典型特征中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规律和机制。纵观四类
本书史论结合,以生动史实切入,系统回顾了中国制造的复兴历程,并将中国制造置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洞察中国制造的发展趋势,剖析中国制造复兴的内在成因及其演进逻辑,透视中国制造的精神内核,探究中国制造乃至全球制造业兴衰成败的一般规律。这是一本旨在讲好中国制造故事、建立民族工业文化自信、凝聚实现民族复兴澎湃力量的“大众精神
“道、法、术、器”是一个从顶层到底层的做事框架,落实在工业互联网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话题上:论“道”的概念书,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讲“器”的书市面上也很多,这类书主要描述如何实现某些功能的技术细节。工业互联网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话题,聚焦描绘顶层概念和底层技术之间如何衔接的“法”和“术”反而显得更稀缺,也就是一套完整的实操框架和
《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编著的国内首部工业文化蓝皮书。报告共计33万字,分为综述、产业、区域、专题四大篇章、18篇子报告。《报告》以“新机遇、新形象”为主题,重点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理论成果,从政策、产业、区域、行业等维度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