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近年来的热点案例或新型案例的学理分析。通说往往注重规范分析,而作者更强调考虑案件的社会效果、历史定位,用宏大的历史观研究案例,全面考虑可能影响案件的每一个因素,得出更为正义的结论。 ??正义的价值不在于“痛快”,而在于实用。刑法学者应当“一眼万年”,不仅要读懂文字中的历史,更要眺望文明的未来。刑法的正义高度,
本书稿是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的论文集《刑法研究》的第六卷,主要内容是陈兴良教授所发表的刑法理论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刑法教义学、刑法哲学、刑法知识论等三个方面的主题,所选论文时间跨度较大,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所选论文所反映的不光是陈兴良教授个人在刑法相关专题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心得,还有我国刑法研究相关领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经典案例分析》一书出版后,深受广大考生喜爱,好评如潮。为回报厚爱,根据新修订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以及考试大纲的一些新变化,我们特对本书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增加了近两年在全国有影响的热点案例的评析,以使本书更臻完美。本书按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大纲的精神,根据刑法分则、民法典和知识产
《刑法研究》共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刑法各论以刑法分则规定的个罪为研究对象,刑法学者研究的重点是常见多发且疑难复杂的罪名。本卷为刑法各论Ⅰ,内容包括概述、公共安全犯罪、经济秩序犯罪。陈兴良教授对这几类犯罪的重点疑
《刑法研究》共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刑法各论以刑法分则规定的个罪为研究对象,刑法学者研究的重点是常见多发且疑难复杂的罪名。本卷为刑法各论Ⅲ,内容包括社会秩序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两个部分。陈兴良教授对该类犯罪的重点疑
本书针对作者从事刑法学研究以来,在各种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有关重要讲座中的学术文章,进行全面梳理,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如刑法总论问题,刑法各论问题,整点研究,实务研讨,疑难案例分析等内容,全面体现了作者在刑法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我国刑法学界提供了刑法学知识供给,引导读者进行刑法学的研究。
案例评析、法律评注是法学文献的两个极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巅*峰。本书从功能比较法的角度研究两者“是什么”“怎么写”,并以我国法为背景,撰写不同类型的实例及配套写作说明。本书的缘起,是作者当年初涉民法学写作时的那一份疑惑与好奇。希望此间的探索,对今日仍有类似疑惑、好奇的法科学子、学人,亦能有所裨益。 这本书未必是贺剑
在我国专利法学界和相关司法界,对于“专利共同侵权”或称“专利间接侵权”的行为,是否可以完全适用民法范畴的侵权行为法加以解决,是否可以通过民事侵权法理论加以解释,存在司法上的困境和学术上的争议。本书通过比较美国、德国、日本专利共同侵权制度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结合侵权法理论,分析了专利共同侵权的理论支撑、制度内涵、基本特
《刑法研究》共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刑法总论是关于犯罪论和刑罚论的理论叙述。犯罪概念论和犯罪构成论是犯罪论的基本内容,刑罚论是关于刑罚概念和刑罚制度的理论叙述。本卷为刑法总论Ⅱ,内容包括构成要件、违法性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