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分别对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绿色发展等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分析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功能,通过构建成本——收益函数解析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构建DSGE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剖析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以及区域异质性。也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
汉斯·蒂特迈尔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界及政界的重要人物,曾任职于联邦经济部,历任副处长、分管司司长、经济政策司司长,联邦财政部常务副部长,德国联邦银行副行长、行长。在德国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的转向、80年代的结构性改革、两德货币联盟和欧元区建立等过程中,他都是关键的人物之一。社会市场经济能在德国落地
本书以“新时代沿边开放”为主题,紧紧围绕当前国家关于促进沿边开放的总体部署,紧密联系沿边九省区的发展实践,以总报告、理论篇、实践篇、政策篇等形式全方位、广视角、多层次地分析了中国沿边开放的历程、成就、问题及趋势,深入探讨了全面促进沿边开放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本书汇集了我国各大高校研究学者、沿边九省区商务主管部门专家等多维
沙特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时提出加快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同沙特“2030愿景”对接实施方案。在此背景下,浙江在推进“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的过程中与沙特的双边合作不断加深。本书凝聚业界、学界各方力量,深入解读了沙特新发展纲要“20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远景的开局之年,也是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下艰难前行的一年。基于对国内外环境的系统研判,中央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战略,
本书在回顾和总结城市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从政府、市场和公众视角来审视中部沿江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演化进程和未来路径。本书采用多种计量模型,注重可视化表达,与实践紧密结合,内容翔实,可为该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
经济增长是在一定的要素约束下进行的,资源和要素的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本报告依托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审视长江三角洲核心区16个城市进入21世纪以来的农业发展情况,分别从农业生产、农业要素投入、农业实物产出、农村发展、农民收支等方面客观展示近2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
本报告依托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从空间维度(16个城市或两省一市)和时间维度(2000~2018年)展开,基于长三角核心区的教育发展演变态势、构成、结构关联等视角,用详细的数据客观反映了长三角核心区的教育特征与变迁,较好地把握了长三角地区教育要素状况、特征,有助于提升各类决策者分析判断的有效性、精准性。
本书专稿深入全面剖析国家力量与村民自治的互动关系,探索新时期乡村治理模式;扶贫研究栏目从教育扶贫与治理贫困代际传递、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合作社益贫性等视角阐释贫困原因、分析贫困治理活动等相关内容;人口研究栏目探讨了流动人口及其相关问题;边疆研究栏目聚焦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与发展的可行路径,以及非传统安全理论视野下,分析
中部崛起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本书分析了新时代对中部地区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中部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