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图文并茂,由植物形态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识别植物的一些形态术语,然后分别对我们身边常见的118对(个别处列3种)250种左右非常相似的植物进行介绍,找出它们的区别点和辨识特征,从而帮助读者准确识别植物。本书最大特色是对每一种植物的株型及叶、花、果实等识别器官都用高清晰的图片进行展示,从而使那些没有植物学基础或不想
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验室的建立与消毒灭菌技术、培养基、细胞分化与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与调控、人工种子、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细胞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及种质库建立、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转基因植物与安全性、人工诱发单倍体及其应用、植物离体快速
本书对广东地区的维管植物进行分类整理,依据各类植物的识别特征将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各个科属种区分开,按照科的特征、属的特征、种的区别点整理出广东植物的鉴定技巧。适用于华南地区植物野外实习。本书适合华南地区高校本科生植物野外实习使用。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煤矿绿化植物根系图谱》是在长期野外观测与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对内蒙古草原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恢复区进行了实地调查,选择当地成活率较高、生活力强的典型植株,测定其地上部和根系形态特征参数。《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煤矿绿化植物根系图谱》收录了105种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煤矿绿化常见植物,对每种植物地上部分形态特征、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根据高等院校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植物学科知识体系编写,与贺学礼教授主编的《植物生物学》第二版配套。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在植物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植物形态解剖实验、植物系统分类实验和植物生理实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新增了植物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植物物
被子植物来到地球一亿多年,它们在适应多变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了多种多样的“智慧”,以至于演化出具有二十多万种、一万多个属、四百多个科的丰富多彩的大群。著名植物学家马炜梁教授近四十年来一直在寻求植物的生存“智慧”,他认为:植物虽然站在原地不动,不能位移,但确实可以主动去找寻异性;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但确实有接受刺激的反射弧
《菊芋研究》共10章。第1章介绍了菊芋的中外命名、传播历史和起源进化;第2章介绍了菊芋的植物分类学和形态学特征;第3章介绍了菊芋的化学成分与利用;第4章重点介绍了菊芋的主要加工利用成分果聚糖的代谢与功能;第5章介绍了菊芋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和研究利用;第6章介绍了菊芋的主要育种目标和选育技术、国内外的主要品种及不同
本书是由在植物线粒体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编写。书中收录并介绍了最新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基因组的不稳定性、植物线粒体基因表达、核编码线粒体蛋白的输入、呼吸链复合物的生物起源、氧化磷酸化系统的超分子结构、电子传递链和氧化应激、线粒体代解、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基因变异及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线粒体的作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以博物学文化的视角,深入西双版纳勐海县实地考察,以详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展现了当地400余种植物(其中多数是当地的野生植物),既便于勐海本地人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家乡,也有助于外地游客了解普洱茶之乡勐海县丰富的植物资源。《勐海植物记》可谓本土博物学写作的示
河西走廊是甘肃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间,长约1000公里,在行政区划上,河西走廊包括甘肃省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个地级市,总面积6600平方公里。受大陆性干旱气候影响,河西走廊自东而西年降水量渐少,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气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