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和徐建中主编的《物理学》(第三版)配套发行的物理学实验教材。本书在简要介绍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物理实验基本设备的使用的基础上,选编了几十个有关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等方面的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网络仿真实验。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预习思考题、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注意
各种极端海洋环境要素(风速、波高、风暴增水等)的联合作用可直接导致河口海岸城市防护工程的灾害性破坏,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为尽可能地减少这种损夫,准确推算各种极端海洋环境要素的联合设计参数是非常必要的。本书对以往各种极值推算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与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将复合极值模型和**熵模型结合起来,建立
本书是在吉林大学“近代物理及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和创新实验两部分,内容涉及核探测技术、原子分子物理、光学、微波、薄膜制备与测试技术等领域共38个实验,其中近代物理实验24个,创新实验14个。本书着重介绍近代物理实验的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本书还配制有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全书分三篇六章,共72个实验。第一篇为物理实验的数据分析,包括第1章误差理论基础知识和第2章有效数字及实验数据处理;第二篇为物理实验项目,包括第3章基础实验、第4章综合与近代物理实验、第5章设计性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技术,深入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并围绕近红外光谱分析中需要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层层展开,逐一详解。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专家、教授学者以及知名企业高层技术主管等在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本书首先介绍了偏振光学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目前偏振光学理论的前沿应用领域和研究动态。其次介绍了传统偏振光追迹的基本方法和偏振像差的基础理论,详细论述了三维相干光场的偏振特性计算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其在角锥棱镜偏振特性分析、激光通信链路光学保偏衰减器、深紫外光刻投影物镜等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再次针对部分相干光场自身的光学特
本书是作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多年讲授电动力学的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分7章。第1章讲解麦克斯韦方程和电磁场的基本属性;第2~4章在麦克斯韦方程基础上讨论三种简单而基本的电磁场:静电场、静磁场和单色平面电磁波;第5章从推迟势出发讨论电磁场的天线辐射和多极辐射;第6章介绍狭义相对论,讲解电磁规律的协变性;第7章讨论带电粒子的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波动光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4篇;下册内容包括电磁学、近代物理基础2篇,共21章。本书将理工学科大学物
软物质(聚合物、胶体、表面活性剂和液晶)是现代科技中很重要的一类材料。它们也是许多未来技术的基础。软物质在固体和液体之间显示出复杂的性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软凝聚态现在可以和固体凝聚态一样在可靠的物理基础上讨论。本书侧重于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软物质体系的各种现象,包含软物质概念、软物质溶液、弹性软物质、表面
本习题册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物理(第四版)(上、下册)》(科学出版社,袁玉珍、高金霞主编)的配套教学辅助用书,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等内容,并根据教学要求,分为21个单元,所选题目覆盖面广、难易适中,有利于同步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