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通韵》是中华诗词学会组织研制的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是新中国语言体系中的新韵书。该书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于2019年3月审定通过。2019年11月1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中华通韵》正式实施。本书按照《中华通韵》韵部押韵,遴选成语典故编成对句,并逐句详细注释。全书仿照古人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本书在全面阐述纳米句法的产生背景、理论模型、操作要件及具体应用的基础上,对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纳米句法的理论框架下对汉语方所介词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汉语方所介词结构的内部构造及生成机制,并对方所介词结构中前后项的隐现机制、方所介词结构的句法分布、游移形式及内在动行了分析与解释。
附缀以及附缀化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全新的领域,虽然在语言学者的论著中曾见涉及附缀的概念以及用法,但是至今没有全面系统的专门研究。本书运用附缀化、语义演变、韵律语法以及主观化的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附缀的句法、语义、语用和标记功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通过个案的考察对附缀以及附缀化理论进行了论证和解释。
本书以项目导向的结构,分日常文书、公务文书、事务文书、经济文书、礼仪文书、传播文书六大项目:每个项目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对具体教学内容作了安排,共计三十五个文种,涵盖了职业院校学生进入职场后的各类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每个任务按照文种写作过程,由情境导航、任务准备、任务突破、实战演练等环节组成。在编写过程中,
为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国2019年的语情状况,本书精选当年与国家、社会和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语情信息,以新闻概要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和社会万象,以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相关学术研究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本文在借鉴前人和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语篇分析、形式句法、认知语言学和逻辑学等学科知识或理论为背景,以两千万字左右平衡语料库中提取的用例为事实依据,对语篇关联成分展开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在研究过程中,作者首先考察了语篇关联成分的语义分类及作用层面,而后以此为基础,就作用于不同层面的语篇关联成分的结构位置与管界、语篇关
本書以明末《鹽邑志林》叢書中的字書《玉篇直音》爲研究對象,在全面梳理《玉篇直音》文本的基礎之上,認爲該書具有“海篇”類字書的屬性。同時,綜合使用了系聯、比較及文獻考證等方法,歸納出《玉篇直音》的語音系統,即聲母30個、韻母50個、聲調8個。《玉篇直音》在聲、韻、調方面的若干語音特點折射出其乃一部吳音性質的字書,對於探尋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
《弟子规》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少儿启蒙读物,形式为三字韵语,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书中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方面的态度和礼仪进行了高度概括。本书包括对《弟子规》全文的逐句解释和译文,并结合趣味故事等进一步地解读,内容生动深刻,便于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浅显易懂。《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