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从哪里来,可能往哪里去? 为什么我们过去信奉不疑的标准与制度会难以为继? 新的秩序与结构又将如何产生,从哪里涌现? 中国崛起将如何撼动当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话语权? 《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将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其影响放置在最宽广的历史坐标与理论视野中作者在梳理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中东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总第1期)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作者:本书编委会译者:开本:16开定价:79.00页数:267印次:1ISBN号:9787509778234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政治、文化;文学、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相似性和中泰关系:历史的视角、东盟凝聚力的变化与中国因素、以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东盟合作、转型时期的外交:1975年的中泰关系等。
植根于特定民族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土壤中的“美国范式”带有浓厚的“政治科学”色彩,其底色中蕴含由资本逻辑支撑的“特殊主义普世化”政治立场。本书以“国际政治的哲学理论”来解构国际关系理论的“美国范式”,试图告诉读者:它作为试图突破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瓶颈期”的一次跨学科尝试,旨在为超越国际关系理论“美国范式”的话语体系,
《国际安全研究(第1期)》是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安全研究》的对应英文集刊,主题是国际安全理论研究,内容涉及不干涉内政学说、世界体系的发展、历史视角中的三次世界大战、质性和平的条件比较(当代东亚与战后西欧)、当代国际安全的文化价值基础、互联网对国际政治影响机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指标体系及其评估、联合阵线与美国军事干
本书是一本文集,收录了作者2013-2014年间在国内外发表的68篇国际关系政论文章。作者结合30多年的外交、侨务实践经验,对当前国际形势、中外关系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特别是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美关系、世界经济等课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与外交实践结合紧密,受到国内外学界、外交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是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主办的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的专业性学术集刊,宗旨是“瞄准中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重大问题,努力推进对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安全、经济、外交、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战略研究、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
本书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中国与巴西”国际研讨会的英文论文集。本次研讨会就中巴关系、中巴全球治理合作、中巴经贸合竞、中巴发展模式比较、澳门与中巴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书中共收录了来自中国内地、巴西、澳门三地作者的十六篇论文。
王巨新编著的《清代中缅关系》的研究思路为:系统全面地论述清代中缅关系历史发展变化,在深入考察两国政治交往的同时,也讨论两国政治交往影响下的经贸关系、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在论述两国中央层面交往的同时,也注意分析两国地方层面的往来及边境事务交涉;在研究缅甸贡期、贡道、贡物及清朝赐予、敕封等朝贡制度本身的同时,也注意对制度实
伊核问题是伊朗和美国之间围绕核问题展开的一场斗法,其实质却是美伊关系。作为双边关系中强势的一方,美国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这一国际政治斗争的进程与节奏。《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冷战后美国的伊朗政策研究》全方位地研究了伊朗的地缘“资产”、美国对伊朗政策的历史背景、冷战后美国对伊朗政策的发展轨迹、美国对伊朗政策的制裁手段,以及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