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文献研究和思辨研究方法,通过全面比较,总结了相关的理论内涵和体系,进而对公共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以期完善公共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和建构逻辑。在总结我国公共服务质量评估理性主义建构逻辑的基础上,本书基于关怀伦理的视角对我国公共服务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质量标准化、逻辑实证主义方法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本书提出了关怀
农民工的集体行动事件近年频繁发生,但无论延续多年的维稳体制还是目前进行的治理尝试其效果都不佳。有理由认为,农民工集体行动的频发和城镇化进程关联,并受到农民工代际分化的影响。本书拟从"社会现实-共同意识-集体行动"三环节解析农民工集体行动产生的动态机制,借助调研案例和调查数据,通过SEM方法和个人-集体认同模型,综合运用
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是作者省社科基金课题研究的成果,做了大量调研分析。探寻了女性农民工城市就业领域和主要职业、就业风险;了解到女性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劳动权利保障情况;调查了女性农民工城市生存个案;分析了女性农民工城市生存的爱情、婚姻、政治生活、精神状态以及边缘化生活状况;提出了化解女性农民工城市生存困境的措施。 书中的内容
为了加深对社区生计保障体系的认识和促进社区生计保障事业的发展,本书主要研究了社区生计保障的特质、发展历程、发展类型、发展模式,尤其着重从谋生特质、发育缘由、运行范型、促进策略等四个维度,探索社区营生保障、社区就业保障、社区生活救助、社区生活福利、社区土地保障等生计保障发展规律。本书构筑了较完整的社区生计保障体系,突出地
针对山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公平与公正性及效率性,基于理论构建和典型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山区公共服务的空间特征、及其差异性,依据宏观数据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解析影响山区公共服务效率的内外因素、政策驱动、管理机制,探究基本公共服务的地方性问题,以及政策空间公平性问题,阐明公共服务的经济关联性和空间效率比较,给出提升山区公共服
近年来,我国吸毒人群的规模居高不下,截至2017年底全国现有吸毒在册人员255.3万名,并呈现出低龄化和高复吸率的特征,毒情形势堪忧。本书围绕戒毒人群的成瘾机制和毒瘾矫正展开研究,对戒毒人群的基本特征、吸毒原因、成瘾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关注心瘾、被动吸毒、毒友圈亚文化、同伴关系、强制隔离戒毒、社会治理等重要议题,从微观和
中国农村调查村庄调查报告类主要是以村庄为单位进行调查撰写的调查报告,以此了解我国不同类型的村庄形态及其变迁实态。第二辑长江区域村庄调查收录长江区域家户村庄的调查报告内容。通过考察村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及村庄政治形态与实态,展现村庄的历史发展变迁,深
本书主编单位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开发研究中心,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民族艺术研究中心,2000年更名为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划分出文化开发研究中心,主编王亚南。王亚南主编的三本皮书《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报告》均为文化蓝皮书,擅长数据分
为倡导和推动社会各界人士,到现实生活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和描述社会的发展变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会同新华网、中国青年报、新浪微博、腾讯网联合发起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学术原创性检测等环节,*终产生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本书即为这些获奖论文的合集。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庞大的青少年人口群体,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统计显示,我国6-17岁青少年人口达1.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1%,约占0-17岁儿童的66.4%。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快速的社会转型,青少年面临的成长环境日趋复杂、多元和开放,全面、准确地了解青少年的发展状况、成长环境和心理感受,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