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班组长的现场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撰写班组长工作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管理技能,将全国班组长培训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融入教材,使教材即体现了理念的先进性,又有广泛的实操性。为使教材适合培训、便于阅读,教材收入了大量过往用于培训的案例和优秀班组长写就的管理经验。
本书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为主线,综合采用经济学仿真、计量实证、博弈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构建能源CGE模型研究能源投资、碳税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对我国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影响,其中,能源投资保障我国能源的经济安全、二氧化碳减排(碳税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保障我国的环境安全。在此基础上,探究技术创新、碳
工业园区的碳减排及零碳化是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零碳化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评估认证涉及政策、技术、管理、金融等多方面内容,目前仍缺乏相关的统一标准。本书将从工业园区零碳化流程出发,依次讨论实现零碳化的开发管理、关键性技术、驱动要素及实现零碳排放的碳抵消、碳排放核算
《世界矿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是北京科技大学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公开出版的第一部代表性研究成果,由北京科技大学矿业与人文研究团队完成。本报告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矿产行业发展与当前全球能源转型、重视环境保护、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等新要求相结合,以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为指引,以维护我国矿产
本书结合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新工业革命技术,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提出了制造与服务融合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框架,主要包含制造与服务融合大数据环境构建技术、制造与服务横向价值链融合理论、制造与服务纵向产业链融合理论、制造与服务融合的管理平台技术等。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本书尝试从整体角度,以生产性服务和制造服务化为对象,构建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为了更好地解读《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牵头组织相关司局编写中国制造官方解读文本,分行业、分领
本书以“智能制造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为主线,倡导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根据世界银行集团以及主要制造业发达国家近年的相关报告探究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前景。对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进行了区域研究、产业研究和企业研究。同时,就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互联网平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书共分为18章,涵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商业模式的影响因素、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商业模式的创新等。本书在内容上点、面、体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印证,从产业体系全景图介绍,到整车、动力电池和充电基础设施三大产业链分析,再到全球8个典型国家的大量产业数据和产业实例研究,既有以经典理论为引领构建的技术创新驱动
本书第1章介绍粤港澳大湾区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的新问题新思路,旨在突出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进行实证。第2章依据粤港澳大湾区数控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宏观战略层面梳理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问题和典型城市的发展现状。第3章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数控产业集群进行剖析,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产业政策、经济环境等,运用SWO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算力成为核心生产力,并逐步形成云、边、端多级算力及协同服务范式。数据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但也导致东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为此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指导数据中心产业规范化发展。中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