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公元前806—前375年),姬姓,始于西周晚期周王室分封在陕西华县的郑邑,后随周王室东迁中原,侵吞弱小,在新郑立国。郑国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诸侯国。春秋初年,郑国凭借与周王室血缘关系,国君继续连任周王室卿士,常以王命讨不庭,在周王朝逐渐式微的年代,率先揭落了王室的神圣面纱,开启了春秋称霸的先河,被视为春秋小霸。但之后
进入14世纪,蒙古帝国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随着蒙古帝国的式微,出现了大范围的骚乱。本书对蒙古帝国衰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勾勒了14世纪60年代东北亚各方势力,即帝国皇室、高丽王室、中原地方武装和叛军首脑在跌宕起伏、暗潮汹涌的风云中此消彼长的变迁过程。
《中国史学史研究入门》以“历史学研究入门”丛书的统一体例为基本框架,以回顾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历史、阐述中国史学史的学科特点、归纳总结中国史学史学科的重点专题领域和学术前沿问题、强调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展望中国史学史研究趋向、概述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文献、介绍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点参考书及相关学术资源为主要内容。
本书所收41篇论文,多刊发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权威期刊,集中展现了近些年来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教师的原创性成果。作者运用新视野、新史料或新方法,深入考察了自先秦以至当代中国历史上的诸多问题,内容包括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追踪分析,对牵涉历史进程重大问题的探幽索隐,对过往被忽视的微观问题的考证辨析,对已有结论的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是山西省境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收藏的珍贵文物档案。内容包括收藏文物目录、文物基础信息及文物图片。《山西珍贵文物档案》中的文物原则上是以历次经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认定的珍贵文物,包含已在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平台上备案的珍贵文物或在普查后新定级的珍贵文物。信息表中的“级
本书从中国科学院“一所一人一事”先进事迹征集评选活动中遴选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新时代涌现出的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30个先进团队和优秀个人,将他们的典型事迹编辑成册,以聚焦新时代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激发人们对“身边人、身边事”的学习和仿效意愿。
《地区国别史研究》(第1辑)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科的集体成果之一。在国别史方面,有德国史、俄国史;在区域史方面,有地中海文明史;在跨区域方面,又有全球史作为联系的纽带和新的视角方法。在本辑中,新整合而成的地中海文明圈围绕着地中海周边的古代和中世纪历史展开,德国史和俄国史是有着深厚传统和学术脉络的两个研究领域。
本书在对考古遗址展示利用建设项目和境内外文物影响评估现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文物影响评估体系。本书提出的评估体系重视和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的基于遗产价值认知。
本书为中国古代专门收录女性书画家生平小传的专著,著者分别为清代厉鹗,清代汤漱玉,清代汪远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