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挑战与未来》的英文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2016年底就“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开展中外联合研究形成的成果,来自20个周边国家30位专家学者和30位国内专家代表就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入研究探讨,为了解“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国际合作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2016年底就“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开展中外联合研究形成的成果,来自20个周边国家30位专家学者和30位国内专家代表就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入研究探讨,是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加强与国外重要智库开展联合研究形成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代表,也为我们了解“一带一
英国学者兰姆在充分利用各种档案、通信集、文集、蓝皮书和地图等资料的基础上,叙述了1904年至1914年的英中涉藏关系史,分析了在此期间英、中两国采取的对藏政策及其贯彻实施,重点研究了西姆拉会议的召开及西姆拉条约的签订,以及所谓“麦克马洪线”的出台过程。作为“西藏问题”的始作俑者,英国在近代“西藏独立”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对外发展援助是国与国之间重要的外交手段之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是受援国也是援助国,作为援助国,非洲曾是我国重点援助的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即对非洲地区开展援助,援助的规模日益扩大,援助的金额日益增加,援助的模式日益多样化,而卫生发展援助即其中的援助模式之一。本书以乌干达为焦点,从医疗发展援助角度切入,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相关院所、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新疆智库以及世界宗教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国际领域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所撰写的论文精选而成,分别从“亚洲发展与中国周边”、“国际格局与中外关系”、“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世界左翼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反恐与伊斯兰现代性研究”角度,对当前国际热点和难点、
《国际安全研究(英文版)》是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国际安全研究》的对应英文集刊,主题是国际安全理论研究,内容涉及不干涉内政学说、世界体系的发展、历史视角中的三次世界大战、质性和平的条件比较(当代东亚与战后西欧)、当代国际安全的文化价值基础、互联网对国际政治影响机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指标体系及其评估、联合阵线与美国军事干
本书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过去20多年中身份认同视角下的中德关系,梳理德国外交层面的价值观内涵及其理论来源,以及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国家利益的,对我们深入了解中德两国外交关系的身份和价值观念背景,对研究中德关系及中国制定对德国外交政策有参考借鉴意义;对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19世纪中叶是美国在东亚经济活动的扩张时期。本书基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整理和对美国19世纪相关外交档案的考察,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美国如何参与列强在东亚的角逐;第二,澳门在美国东亚扩张中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第三,美国的活动如何影响了澳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战略环境与国家方略》的主题涉及中国在当今世界上所处的战略环境、价值追求、身份建构和外交调整等较为广泛的国际战略议题,涵盖理论研究、政策分析和政策建言等方面,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法、诠释方法等,力图多元多维地展示当代中国对外战略的现状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