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地表景观变化日新月异。城市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书以景观格局变化来量化城市化进程,以生态系统服务来量化环境的变化,首先对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介绍,随后以案例形式对景观格局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进行了研究。本书选取的案例研究区属于中国城市化的
本书共分42个实验项目,主要包括:小型生态系统的建立和模拟;光对动物的影响和作用;光对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作用;温度对不同动物的作用;低温对植物叶片浸提液电导率的影响等。
本书以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及其保护为主线,共11章,重点介绍了保护生物学的产生及其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关系、物种形成和灭绝的机理、生物多样性演化历程、不同层次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受威胁的现状及其保护、各层次上生物多样性的检测原理及方法、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生物入侵、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国际行动
本书对基础生态学中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展示和叙述,重点对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主要研究内容、案例和结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其中涉及的统计理论和数学模型等进行了推导与构建。
本书内容包括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胚后发育、植物发育、发育与进化等重要发育过程,内容涉及动物与植物发育,突出人体发育。本书以发育过程为主线,以形态发生为基础,结合发育的主要事件,介绍发育原理与机制,便于学生系统地认识生物的基本发育过程、基本发育规律和发育机制。
本书作者通过长期积累和艰苦努力,结合多年野外实习心得和教学实践,精心编成此书。它用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语言对生态学野外观察和实习常用方法、项目和生物进行展示和介绍,并详细列举和图示生态学野外实习要点。
本书收录了中国被子植物共61科474属2986种(不含下等级),其中1343种(44.98%)为中国特有,266种(8.91%)为外来植物。每一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学名和异名及原始发表文献、国内外分布等信息。
本书收集了蒋有绪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历年来陆续发表和未发表的重要论文、专著、建议和报告等,较全面地展现了蒋有绪院士六十多年的主要研究成果,涵盖了森林地理学、林型学、森林群落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林业生态建设与可持续经营、森林生态学科发展和科学普及等多方面。本书为下卷。
《生态系统生态学》简述了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论述了生态系统的层级、服务、健康和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阐明了生态系统的物种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规律。反映了生态系统研究的*新进展,首次较完整的概括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全貌。
本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生态地学的学科归属、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阐明了生态地学的基本原理,并对生态地学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主要内容有:生态地学的形成与其发展、学科定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手段;陆地圈及其生态过程,水圈及其生态过程,大气圈与气候变化,生物圈与生态地球化学;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及其地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