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在黄山,由谢冕先生和骆英、王光明、郑家建等倡议筹办,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三家联合举办了“孙绍振诗学思想研讨会”,张炯、阎国忠、陈素琰、骆寒超、吴思敬、朱向前、南帆、俞兆平、陈仲义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本书是此次会议论文的结集。
课题《1930年代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研究》针对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的困境,提出“现代作家群落”的概念,运用作家群落的研究方法,对1930年代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生成语境、文学形态、文化心态、文学出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剖析,准确概括了这一时期作家群落的生存与发展的特点。
作者罹患世界罕见癌症--透明细胞肉瘤,在与癌症抗击的五年半的时光里,多次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临终前,在病榻上将近年来的部分文章和讲座文稿整理成书,分享自己对于生命、爱情、家庭、教育,特别是读书、思考的人生感悟,启发读者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和生活空间里获取最大化的幸福感及实现人生价值。
本书作者是一位练空手道的小明星,他11岁晋级空手道黑带初段。全书以小作者平时的训练日记为基本内容,主要描述了每次空手道训练、活动比赛的趣事,结合日常生活中周边的人和事,通过努力与偷懒、开心和难过等具体事情的阐述,向读者介绍小作者自己在空手道练习过程中,从菜鸟到冠军,从白布丁到黑带的心路历程。小作者用稚嫩但不乏乐趣的语言
《敦煌变文集补编(第二版)》是敦煌变文领域的重要文献汇编,辑补敦煌变文的又一次结集,共录新发表9篇,补校6篇,广泛把握出敦煌俗文学的成就,充分反映出敦煌变文研究的历史脉络。前半部为手写影印,后半部影印敦煌写本。
本书以大名府秀才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两人行侠仗义、锄强扶弱,同时严守礼教,最终获得圣旨赐婚的故事。《好逑传》是第一部译成西方文字并得以出版的中国长篇小说,在西方文人中产生过较大影响,在汉籍外译的研究中也具有重大意义。
本书是李渔创作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全集十二篇,演义一则故事。外编六篇,每篇讲述一个故事。李渔毕竟精于人情世故且有文学才智,他所编造的故事里蕴含着人生的机趣。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或仁义聪慧、或善良美丽、或淫浪害人、或狡猾奸邪的女主角,通过人物悲欢离合的经历,给世人以警示,重在惩恶劝善。上至达官显贵,下至穷苦百姓,在这部小说作
本书前二十回以林澹然为中心人物的一条情节主线。后二十回,人物与情节都有变化,林澹然已退居幕后,他的三个门徒杜伏威、薛举、张善相走到台前,情节转而叙述他们的家世以及成长、结义的过程,以浓笔重墨描述北齐时代,四海滔滔,他们竟联络各路英雄,高举义旗,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攻城夺府,于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本书即《梼杌闲评》,又名《明珠缘》,是明末一部揭露宦官魏忠贤的小说,五卷五十回,卷首有总论一卷。本书是一部融讲史、言情为一体的作品,许多有关魏忠贤进宫后弄权的描写,都可以从史料得到印证,全书共五十回,以魏忠贤的一生经历为主要线索,为我们展示了明末社会较为广阔的历史画卷。既写了魏客二人的卑污与荒淫,也描写了不少重大历史事
全书共十二篇作品,题名分别是《合影楼》《夺锦楼》《三与楼》《夏宜楼》《归正楼》《萃雅楼》《拂云楼》《十卺楼》《鹤归楼》《奉先楼》《生我楼》《闻过楼》。除了《夺锦楼》是作者强加上去的外,其余诸篇小说的题名都取自于作品中的楼阁名,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展开也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