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低碳发展,系统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方式、居民消费、重点工业部门、城镇化、交通、区域发展、国际贸易、技术与政策、低碳城市等重大问题,深入剖析不同领域和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动态变化,提出中国碳排放达峰前和达峰后两个不同阶段低碳发展的建议。
本书以组织机构参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全流程为主线,首先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知识、国内外碳市场基本情况和我国七省市碳交易试点交易规则,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组织机构如何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排放核查、碳资产开发、碳排放权交易和碳资产管理。
我国正面临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本书立足于我国现有的大气污染控制框架和政策基础,从我国PM2.5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在我国PM2.5污染的主要特征、构成和影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控制PM2.5污染的策略、政策机制和中长期路线图,并就目前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政策和措施提出建议。书中着重介绍了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前两部分分别是《水库温室气体净通量定量分析技术导则》的中译版,第三部分探讨在中国西南河道峡谷型水库开发水库温室气体净通量评估的若干思考。
中国的碳市场建设正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刻,亟须培养一批对碳排放权交易有系统了解的“应用型、复合型、前沿化、国际化”高级低碳经济与管理人才。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各个环节,包括总量设定、配额分配、MRV体系建设、碳金融、履约与抵消机制、碳会计和碳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无论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对实务工作者都有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实验教材。书中介绍了现代新型仪器、装置和测量方法等,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术、性能测试实验、大气固态污染物实验、大气气态污染物实验等,共56个实验项目。在新技术开发、探索性研究型实验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此外,考虑到各个院校在安排教学实验时的差异性,实验设立了可
长三角区域霾污染特征、来源及调控策略
加强对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干预和引导,促进消费者降低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实现消费碳减排成为中国当前重要的现实课题。本书从深描中国文化情境下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机制的视角切入,采用现场实验研究方法,探究外部干预政策影响消费碳减排的作用路径、传导机制和实际效应,最终发展消费碳减排的外部干预政策理论。本书将建构中国文化情境影响消费
本书针对近年来空气污染治理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作了系统介绍,并结合不同应用场合如停车场、隧道、室内居所、汽车、医院、宾馆等污染特点,对相应治理技术做了实例阐述。全书围绕固体粉尘治理、细菌微生物治理及大气主要气态污染物治理分章予以介绍,重点围绕民用空间大气污染治理,并结合近10年来学界、产业界最新研发动
本书内容从实践的角度系统分析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现状、经验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未来全国碳市场有效运行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法规、制度及能力建设等,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未来全国碳市场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及发展战略,包括碳市场的定位、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协调等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