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编译与传播,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殊阶段,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传播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殊阶段。本书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的社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经典,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共产党宣言》精学导读》对《宣言》的写作背景、文本结构、基本原理及蕴含的科学精神作了详细阐释,并阐述了这部著作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及其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意义。从中可以体会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魅力,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西方传统人学追寻“本体”的初衷乃是为了给人确立“安身立命之本”,结局却使人陷入“无家可归之境”。费尔巴哈开辟了以“我欲故我在”来终结“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义传统的新方向,昭示了人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但他终归未能贯彻到底而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次上。“感性直观本体论”的出场确实提供了发动一场人学革命的可能性,但费氏人本学
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法律思想、列宁的刑事法律思想、中国传统刑法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构成了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渊源。毛泽东的刑法哲学思想有其发展与成熟的标志和轨迹。刑事法律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是毛泽东刑事法律本体观的核心命题。正义与秩序是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的基本价值内容,两类矛盾的学说与刑事政策思想以及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
本书主要介绍广西大学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情况。上篇为理论与机制篇,论述了“青马工程”缘起和发展,并将理论与高校实际联系进行进一步探究。下篇为实践与品牌篇,主要介绍广西大学开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品牌活动的基本做法、成效和基本经验,从中也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易推广、能借鉴的实践成果。广西大学积极响应共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计9章,从《共产党宣言》的思想魅力和影响魅力两方面,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主要精神、文章结构、基本内容、原理精要、国际传播、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当代价值等,是一本当代《共产党宣言》的普及读物。
本书突出了新的理论思考、新的体例安排、新的着笔点和新的侧重点,系统、深入地阐述了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情况、《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资本论》内容的简繁取舍与评介等问题。本书对学界关于《资本论》的错误解读进行了澄清,对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并根据时代发展,联系现实提出新的问题,阐明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对于当代资本
本书是一本修订教材,作者在近年来经济政策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的基础上,对前版《选读》进行了重编。全书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唯物史观的认识视角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资本论》第一卷(节选);第三部分《资本论》第二卷(节选);第四部分《资本论》第三卷(节选);第
该著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就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战略策略思想、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思想、建设共产国际以及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阐述了新的学术观点;深入地研究、阐述和评价了斯大林的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和阐述了20世纪20—50年代初苏联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以及取得的
开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部主任,,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开封大学思政部主任。毕业以来,发表论文23篇,其中在中文核心发表13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6项,市厅级课题20多项;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3部;河南省优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