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末,希特勒的军队在欧洲势如破竹,全面的胜利指日可待。但到1941年末,一切都不同了。希特勒的豪赌不断升级却一再失算:他入侵苏联,犯下毁灭性的军事错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他便冒失地对美国宣战。纳戈尔斯基聚焦于1941年的关键事件,用快节奏的叙事揭示了这个年份的重要意义:这是纳粹德国走向失败的一年,也是大屠杀开
天津博物馆论丛·2020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突厥卷》主要论述了兴衰于6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位于中国北方的突厥民族历史文化,尤其对突厥的族名、族属来源、汗国内讧、西突厥汗国的形成、圣地“于都斤”、社会结构、官职、分封制、可汗继承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以及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等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做了重点考述,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本辑刊发考古发掘和调查简报4篇,公布了重庆江津区鼎锅浩遗址、湖北荆门响岭岗墓地、湖北襄阳申家咀墓地和四川安岳佛耳岩摩崖造像的新资料;收录论文7篇,分别对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陶器的制作工艺、周边地区对二里头遗址的影响、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的形制特征、云南和川西高原的三叉格剑、云南个旧黑蚂井墓地的族属、考古材料所见宋
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重要开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开展调查发掘工作的六十多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田野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聚落考古与文明探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便于查阅相关发现与研究成果,《石家河发现与研究》主要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调查发掘报道与20世纪80年代以
柔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见于汉文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5世纪初开始,柔然汗国雄踞漠北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建立了东胡系民族对蒙古高原的第一次长期有效的统治。柔然上承鲜卑、下启突厥,在北方民族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在充分辨析文献史料和批判继承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柔然的名称、来源、历史变迁、政治
拓跋鲜卑为鲜卑一部,属东胡后裔。《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拓跋鲜卑卷》依据文献史料,结合考古学、民族学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之前鲜卑拓跋部的历史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内容涉及拓跋鲜卑的名称与来源、历史演变、经济生活、文化习俗、与诸族及诸政权的关系、呼伦贝尔地区拓跋鲜卑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方面,是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研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大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东魏—北齐石窟造像进行类型分析,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纪年材料(文献记载、造像题记)对石窟造像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通过东魏—北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石窟造像的比较研究,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它们各类特征的来源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
次世界大战见证了上百万男性公民自愿或被征召入伍,他们的人生或戛然而止,或被完全颠覆。女性公民失去了亲人,她们在进入农业领域、政府机构和车间厂房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撑起家庭和生活。然而,虽然战争造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层面的严重破坏,它也在参战国的后方激起了革命性的转变。西蒙·赫弗对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进
库莫奚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自北朝时期见载于文献至元代以后湮没于史,主要活动于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库莫奚卷》主要对库莫奚的基本资料、研究状况、族源、政治军事形态、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库莫奚与中原政权及周边民族的关系、文化习俗等方面做了具体研究,并在一些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是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