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周期表(第四版)》为双面彩色印刷。正面:先用4种颜色表示出4个区,每个元素包含有27种常用的物理化学数据,包括元素符号、电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密度、熔点、沸点、原子体积、原子半径、共价半径、离子半径、发现年代、晶体结构、酸碱性、是否生命元素、单质或化合物土、还原电位、氧化态、元素英文名、电负性、硬度、电阻率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前八章主要介绍了溶液和胶体、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元素选论、四大平衡等基础理论。后六章介绍了分析化学的有关知识。包括定量分析的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仪器分析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势分析法以及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等。
《无机化学》第2版是按照应用技术型高校无机化学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理论部分以“必须”、“通俗易理解”、“够用”、“应用”为原则,讲解原理较多应用通俗的课堂语言和生产实例;元素部分突出典型和通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以及部分产品的生产工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产意识、经济意识、生产安全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及环境保护意识。
《分析化学实验与实训》与邢文卫和陈艾霞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分析化学》(第二版)配套使用,共分九章,主要介绍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基础知识、分析天平、滴定分析仪器和基本操作、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称量分析法、分析化学综合实验等,涉及54个实验,在实验分析方法上采用新方法、新标准,为便于基本
《生物电化学》首次从生物电现象及其研究范围、应用现状涉及的电化学基础知识出发,总结了现代生物电化学研究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当代生物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生物电现象与生物传感新技术的原理、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电化学基础、生物电现象及酶、微生物、DNA及免疫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生物环境、氧化
《化学应用基础》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职教材,该教材将传统的四大化学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共分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工分析技术、物质结构和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合物、物质的聚集态和化学热力学基础五大模块,共19章及14个实训内容。全书在适当位置插入启发式、探究式的小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并将教材与生活、社会相结合。《化学应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Ⅰ)》首先介绍了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操作;然后按无机合成、定性和定量分析、基本物性常数测定等顺序安排了35个基础实验项目;接着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为出发点,安排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共13个项目,内容选取涉及环境监测、材料科学、生活实践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个分册的基础上,将其中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6册,终形成13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分为两册:7A《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7B《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分两篇叙述,篇为基础理论篇,包括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氢谱
核磁分册分析为分析化学手册之第七分册,A辑为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B辑为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内容包括核磁共振基础理论篇,小分子化合物篇和复杂天然产物化合物篇。其中“核磁共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理论在A辑同一介绍。小分子化合物包括:1.烃类;2.醇、醚、酚类;3.醛、酮类;4.酸、酯类;5.含氮化合物;6.含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个分册的基础上,将其中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了6册,终形成13册。《无机质谱分析》是其中一个分册,共分四篇包括总论、同位素质谱分析、元素质谱分析、辅助技术。首先概括性介绍无机质谱的发展历史、背景、质谱种类,根据质谱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异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