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愈发紧密。智能通信系统将在6G网络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全覆盖、高速率、低延时的通信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本书聚焦智能通信研究领域,对无线通信网络空口资源配置和信号处理的泛在智能设计技术进行介绍。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与人工智能方法介绍、未来无线网络资源的智能优化、多维无线信道的自信息表征与智能处理、MIMO收发机的智能学习、无线设备指纹的解耦表征学习与智能认证,以及无线边缘网络智能。第2~7章均包括了人工智能方法理论
本书介绍了5G核心网与安全关键技术相关内容。全书共9章,第1章从新架构、新技术、新终端、新应用四方面介绍了5G演进方向,并总结了安全风险、提出安全需求;第2~6章首先从标准化角度介绍了5G网络架构中的安全策略,然后进一步围绕虚拟化安全、移动边缘计算安全、5G融合应用安全、5G数据安全需求,探讨5G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第7章介绍了美国、欧盟、英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5G安全战略发展特点,进一步对我国5G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建议;第8章基于国内已有的CNAS测评认证体系,借鉴ISO/IEC
本书详细介绍计算机初中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零起点),以及其教学方法。本书详细介绍计算机初中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零起点),以及其教学方法。本书详细介绍计算机初中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零起点),以及其教学方法。本书详细介绍计算机初中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零起点),以及其教学方法。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向HTTP3迁移,这极大地提升了互联网的数据传输效率与安全性。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HTTP3的网络传输层协议QUIC,是作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的智慧结晶。本书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精准判断QUIC技术的适用场景,还能在问题出现时,迅速帮助读者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
本书以互联网设计原理为指南,详细分析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和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数据报头结构和寻址原理,系统介绍新一代过渡技术中的协议翻译和地址映射的技术思路和适用于不同场景的IPv6过渡技术实现方案。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进行IPv6过渡技术研究时对产生的重要研究成果的系统化总结。这些成果已成为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RFC标准。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高级路由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组网技术的专业用书。按照高职高专“面向工作过程,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本书以一个模拟网络工程为主线,以工程项目模式组织教学内容。本书共分7章:企业网络规划、规划企业网络IP地址、企业网络交换技术、企业网络路由技术、企业网络广域网连接、企业网络热点区域无线覆盖、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本书可以作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参考书。本书配套教学课件、参考答案及实训报告(可打印或使用书末活页)。
当前,网络空间技术与当代社会运行体系深度融合,对国家安全治理运行机制构成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成为国家安全话语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研究2021-2022》拟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第一篇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第二篇主要国家和地区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第三篇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领域重要进展”“第四篇2021-2022年网络空间安全大事记”以及“附录”组成。从国别角度,本书重点研究美国、欧盟、俄罗斯、印澳、亚非拉的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问题。从热点议题角度,本书选取元宇宙监管、网
本书面向思科/锐捷设备,以一个真实的企业网搭建项目贯穿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为教学项目准备,通过引入教学项目,引导学生了解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二篇为教学项目实施,紧紧围绕引入的教学项目,按照一般网络项目实施的工作流程,从企业总部内网搭建,到企业内外网路由连通,再到企业网络安全控制,直至无线网络配置四大步,分成11个项目,分别为登录与管理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防止二层环路、内外网连接、添加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接入广域网、控制子网间的访问、转换网络地址、建立安全隧道、无线局域网搭
全书分为8章,第1-5章基于TCP/IP四层模型,对每层网络协议的理论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全面地介绍了每种协议的流量分析操作技巧。第6章介绍了网络安全黑客攻击流量的分析要点与操作技巧,第7、8章列举了通过流量分析视角解决网络疑难故障、网络攻击事件的案例,包含一些另辟蹊径的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技巧。本书的特点是概念准确、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重视基础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又紧密地联系了当前一些前沿网络防护知识,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本书是一部研究飞行自组织网络智能路由技术的学术用书,围绕飞行自组织网络需要建立高效路由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内容包括:飞行自组织网络、智能优化算法、路由算法等展开论述,提出了具有最优链路评估的FANET低延迟路由协议(MOLSR)、基于蚁群优化的FANET路由机制(ACA)、基于连续型Hopfield神经网络算法的FANET路由方法(CHNNR),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FANET路由协议(GAR)、基于玻尔兹曼机的FANET路由算法(BMR),并通过设计群体智能的自组织网络路由飞行验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