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历代辑佚文献分类汇刊》的一种,已出版《经学辑佚文献汇编》(2010)和《史学辑佚文献汇编》(2016),《集部辑佚文献汇编》(2018)出版。《子部文献辑佚汇编》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明清以至近代学者关于先秦汉魏子部文献的辑佚成果,按照《古佚书辑本目录》重xin汇编,收录了先秦诸子类、儒家类、兵书类、农家类、医家类
本书为《民国文献类编》的续编,分社会卷、政治卷、法律卷、军事卷、经济卷、教育卷、文化艺术卷、历史地理卷、医药卫生卷、科学技术卷共十卷,每类下分若干子类,收录文献约3000种,全1000册,另总目1册。所收文献的时间跨度为1911—1949年,文献类型以图书为主,包括平装、线装,兼收手稿、档案等,有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
《朔方文库》收录的宁夏文献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六大类:第一大类,形成于1911年以前的、由宁夏籍历史人物撰写的,或虽非宁夏人撰写,但与宁夏直接有关的各种传世文献,包括宁夏旧地方志、宁夏历史人物著述、汉文西夏史籍等;第二大类,在今宁夏辖境内出土的、1911年以前形成的各种出土文献资料,或出土于宁夏境外,与宁夏直接有关的各种出
沈曾植治学兼综汉、宋,尤深于史学掌故,后专治辽、金、元三史及西北舆地、南洋贸易沿革等。本书选辑沈曾植著作数种,以影印方式原貌呈现,精心编制细目,并请名家撰写导读,便于读者研读。本次所收著作包括《海日楼札记》《西江诗派韩饶》《曼陀罗寱词》《岛夷志略广证》《寐叟乙卯稿》《寐叟题跋》《海日楼诗》《海日楼诗补编》《蒙古源流笺证
本书为《中国古籍珍本丛刊》中一种——暨南大学图书馆卷,收录暨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珍本80种左右,内容涵盖经史子集丛各部。全书严格按照馆藏数不超过3家遴选选目,所收古籍或流传稀少、或抄刻较早、或为名家批校,均具有版本、艺术和学术价值,其中《龙门书院读书笔记》《南朝评咏》等都是孤本,这批文献集中体现了暨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珍本荟萃,共有40万册,系集王同愈、李国松、庞青城、高燮、丁福保、刘承干、王欣夫、赵景深等各家藏书精华而成。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图书出版项目——《中国古籍珍本丛刊》系列之一种,收录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珍本古籍八十种,其中经部文献十种,包括《晦庵先生校正伊川易传》《安定先生周易系辞》等;
黄道周,字幼玄,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因抗清失败被俘。隆武二年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 黄道周邃于易学,又有孝经集传等书,并皆深造能自树立,此
本图录收录入选第二批《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1060部,分为汉文古籍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两大类。其中汉文古籍依据版本时期分为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四五部分。每种古籍上为书影,下为图书信息,介绍图书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存卷、批校题跋、收藏单位等信息。
由彭林和严佐之两位教授联合主编,《方苞全集》(全13册)收录了桐城派始祖方苞的全部现存著述,按经史子集分类,汇集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力量整理点校,精心编排,约400万字,发扬望溪生平学问所萃,是迄今为止*为全备的方苞全集。方苞治学宗旨,以儒家经学为基础,以程朱理学为精神旨归,日常生活,都遵循古礼,旁及史
本书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宁夏省政府公报》《宁夏省政府行政报告》《宁夏省政府工作报告》《宁夏省政府行政计划》等宁夏省政治公报类的文献一百余期,时间跨度为一九三〇年至一九四九年。这批文献较为全面的揭示了民国时期宁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面貌,也对研究马氏家族统治宁夏的政策、方针、措施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