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温州图书馆、瑞安玉海楼、温州博物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浙江大学图书馆所藏孙诒让稿本汇编出版,共计35种,涵盖了孙诒让在经学、文字学、诸子学、目录学等领域的重要著作,并为每种著作撰写相应的简明提要,以便于学界研究利用。
齐耀琳(1862-1949)、齐耀珊(1865-1954),原籍山东省莱州府昌邑县,寄籍奉天府吉林伊通州,清末民初皆在官场任要职。1945年,齐氏兄弟的藏书约400余种由哈佛燕京图书馆购得,本丛刊从中精选213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影印出版。这批藏书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1.所收文献皆为稿抄本;2.档案、戏曲文献和
近代中国由于社会局势之丕变,学术发展亦因之新变。此一时期,新学之兴起自不待言,即使渊源深长之传统学术,固然仍以强大的生命力、循自身固有之逻辑持续发展,但受其时社会变革之影响,无论是研究方法、研究理路,抑或是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均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拓展。当此大变动之世,多元风气的激荡,催生了大量卓有建树的学术名
本书以图录形式,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1600余种宋元善本汇编成册,予以全面而系统的展示。全书主体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法予以编排。每一种宋元善本由编者撰写著录文字,包括题名、著者、卷次、刊刻时间、册次、款式、钤印、尺寸等信息。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也是收藏爱好者和专业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书。
古籍影印。书稿共二十六卷,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杂志等部分。书稿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书稿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
本书是继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的主持下,由经学、史学、文学、文字学、目录学、方志学、敦煌学等学术领域的专家撰写的一系列关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未收或《四库全书》成书之后著作的解题目录书稿的总称。
本书调研收集、整理全国181家公共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中国近代中文中医药图书(1911-1949)及医药期刊(1900-1949)文献资源目录信息。对收录图书的书名、著者、版印方式、出版信息、收藏图书馆、内容简介等进行了著录。期刊著录了期刊名、刊期、责任者、出版地、出版发行机构、收藏图书馆等。
《陕西碑刻总目提要初编》系陕西省十一五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大项目、《国家十一五古籍整理出版重点规划》项目和《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陕西碑刻总目提要》的阶段性成果。《BR》本书收录陕西境内历代碑、墓志、墓砖、摩崖石刻、造像题记、经幢、塔铭等多种类型的石刻资料;所收各类碑刻年代上自秦汉,下迄民国末年;
《四库全书总目》为我国古代*的官修图书目录,对四库馆臣们誊录入库的3400余种图书(称著录书)和抄存卷目的6700余种图书(称存目书)全部写出提要,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简称《四库总目》。全书二百卷,乾隆四十六年二月编撰完稿,四十七年七月修改定稿。虽然《总目》也有考证失误和评价失当之处,但其对目录学的巨大影响仍然
遵义市历史上记述的文献著作,最早始于西汉时期,二千年来,名人辈出,著作如林,尤以明清时期最为繁盛,至新中国成立前,各类著作不下千种,据《贵州通志·艺文志》和相关府州县地方志所载录,今黔北地域相关的各类著作就有四百余部。《遵义丛书》将以此四百七十余部著作为基础,收录1949年以前本籍作者的各类著作刊本、外籍作者关于遵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