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影印。《容斋随笔》分《容斋随笔》16卷,《容斋续笔》16卷,《容斋三笔》16卷,《容斋四笔》16卷,《容斋五笔》10卷,凡74卷。本书是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一部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既有宋代的典章制度,更有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
本书不避伪托及版本之异,收录《苏沈良方》、《东坡养生集》、《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苏黄尺牍》、《东坡题跋》、《东坡先生志林》、《东坡禅喜集》等苏轼杂著,并附录明清人所编《苏长公外纪》、《东坡事类》等苏轼传记、逸闻、评论类文献数种,以反映苏轼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智慧与性灵。
本书影印之底本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灵石杨氏刻本。本书所收之书多与声韵、金石、地理相关,实为武威学者张穆主持刊刻,又得山东学者许瀚参与校雠,选目与校勘质量均佳。如其中所收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系清人治《说文》名著,即由许瀚校订;《永乐大典目录》,至今仍是研究《永乐大典》的重要史料;徐松《唐两京城坊考》最初刻本即《连
《榆园丛刻》,清许增辑,据清光绪十六年杭州许氏榆园刻本影印。是书收《唐文粹》及《校刻唐文粹补遗》两种、历代词集十五种,后附书籍、碑帖、文房赏玩之书十一种,为许增退隐杭州时所编。所收《唐文粹》经许氏校勘,质量颇高。所收词集亦颇见许氏编辑之功。如其中所收《纳兰词》,为五卷本,收词较全,后来《丛书集成初编》《四部备要》等所据
本书是江标任湖南学政时刊刻的,收书五十六种,九十三卷,分为六集。其中关于清代金石类的著述最多,有十九种,如吴大澄等十五家所藏古器物目录。其他有传统经学著述如臧庸《韩诗遗说》、王闿运《尚书大传补注》。除此之外,还有数种与清末新学有关的著作,体现了江标对于新学和世界形势的关心,如李钟珏《新嘉坡风土记》、刘锡鸿《英轺私记》等
本书主要是饶应祺主政新疆时期形成的文献。其中包括各种奏折、公牍、信函、电报,这些文献全部为手写稿本,其中由饶应祺向清廷上书的奏折约有六百余件,各种电报稿四千余件,书信稿一千六百余件,本传与家传等文稿数十件。这些文件原稿或抄稿目前已经是国内外收藏的孤本文献,是研究晚清政治制度、行政机制的珍贵资料。既有作者在新疆亲身经历的
本书收录日本内阁文库、蓬左文库、东北大学等处所藏孤本明人别集三十余种,如《愧斋集》《活溪集》《崇雅堂全集》《凌川傅先生汇集》《小山类稿》《费礼部少湖先生摘集》《抑斋介山文集》《枫潭集钞》《念初堂集》《汪忠愍遗诗钞》《贞白全书》《观我堂摘稿》《下里谣》等,意在为明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提供基础文献材料,助力各相关
本书系《晚清时期国学期刊汇编》之一,由南京大学武秀成教授主编。《国学萃编》创刊于1908年,停刊于1910年,属文学类刊物,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重要参考资料。该刊主编为沈宗畸,主要撰稿人有朱祖谋、孙雄、钱淑生等。该刊旨在“网罗散佚,甄阐幽隐”,所选诗文宁缺毋滥,意在唤醒国民之精神,所选作品包括名家选稿、传奇小说、诗
本书以“发明国字,保存国粹”为宗旨,用文言文撰写稿件,主要栏目头两年设社论、政篇、史篇、文篇、丛谈、撰录,第三年增设博物篇、学术篇,第四年第一期又设藏书志:第二期开地理篇:第五期设绍介遗书。第六年起,栏目有较大更动,分通论、经篇、史篇、子篇、文篇、博物篇、美术篇、丛谈、撰录等。主要撰稿人有刘师培、陈去病、章炳麟、王国维
本书创刊于1907年1月,停刊于1908年,属古籍丛编刊物,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在当时国粹派主张“复兴古学”,宣传国学,提倡国粹口号下创办的。它与《国粹学报》一脉相承,宣扬了国粹主义,使国粹主义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学术思潮。它侧重于刊载前人的诗文,而较少发表时人的论文,对保存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做出了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