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该如何总结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构建既能满足特定纳税人税法解释需求,又能立足中国特色参与国际税收竞争,还能成为我国税务司法有机组成部分,并为我国税务收征管体制改革提供指引,本书做了很好的尝试。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内,针对ODI的监管政策经历了“政策限制”“全面放松”、再到“鼓励发展+负面清单”的发展阶段。对中国ODI是否会带来国内产业空心化和资本外逃的疑虑也日益增加。在国外,中国企业面临日益高涨的政治风险,尤其是日益严苛的国家安全审查风险。在新形势下,中国企
本书将金融经济周期前沿理论应用于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的研究,结合中国经济现实与制度特征,探讨了不同经济部门在金融摩擦作用下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充分表明,金融摩擦在中国经济波动的传导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为理解和分析现实的中国经济波动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为政府平抑宏观经济波动、增强宏观调控效果提供了一些政
债券违约处置中的政府定位
本蓝皮书对我国社会各领域的信用建设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分报告包括政务诚信建设与政府公信力提升、公共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场信用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新型社会治理、信用立法与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行业研究包括房地产业信用发展研究、中国钢铁行业信用发展研究、食品业信用发展报告、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信用状况与展望、中国资本市场信用
本书是我国乃至全球首部金融科技安全的著作,以我国金融科技安全为主题,对金融科技安全及其相关的基本范畴进行了界定,从理论高度创造性地构建了金融科技安全体系的理论框架,旨在实现金融科技安全与创新之平衡。本书是在对蚂蚁金服、腾讯、京东、宜信、陆金所、51信用卡等我国代表性金融科技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后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成
公共预算制度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种用公开的、受监督的资金使用计划来控制政府收支的制度。资金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基础,因而通过预算控制了资金,就抓住了遏制政府腐败的关键环节。预算制度通过对预算决策环节的审查批准,对预算执行环节的严密监督和问责,能够保证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而起到遏制腐败的作用。通过公共预算制度对政府及其官员
本书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在新中国第一年的财经政策与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中国第一年中财委在毛泽东、中共中央和政务院领导下,进行的整饬经济环境、解决财政赤字、统一全国财经、调整工商业、确立国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以及应对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前后严峻的财经形势等重大财经活动的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重组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随着实践的发展,我国逐步构建起一套企业重组的税收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企业重组类型多样、事项复杂、标的涉税金额巨大,相关政策散落在不同的文件中;同时,税收政策适用存在一些分歧,不仅财务人员难以精准把握,甚至很多专业机构和税务人员都望而生畏。本书按照非货币资产投资、资产收
《政府间税收划分与地方税收体系研究》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税收背离和边际受益归宿方法,实证测度了现行政府间税收划分制度下中国省际和地市间的受益情况。第二部分,利用1995-2015年数据,使用面板协整方法对我国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第三部分,研究所得税政府间划分。第四部分,研究增值税划分。第五部分,研究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