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传媒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媒介融合脚步的加剧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针对传媒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管理日益成为传媒企业整体实力和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中国传媒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研究》以中国传媒业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工作幸福感如何提升创新绩效的命题假设为前提,从个体及组织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视角,采用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MonthlyMagazine)由米怜(WilliamMilne)1815年于马六甲创刊主编,至1822年初停刊,共刊行七卷,七十七期,时间从嘉庆乙亥年(1815)到道光辛巳年(1821),是世界上个以华人为对象的中文近代报刊。新闻史上也普遍视之为以中文出版的种现代报刊(月刊),《察
《时政深度新闻实践》一书是作者通过大量的新闻实践案例对时政深度新闻(又称时政系列报道)这一细分新闻类型进行全面、深度、综合论述的著作。本书主要内容有:时政深度新闻选题策划、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时政深度新闻的采访、时政深度新闻的版面编辑、时政深度新闻的二次传播、时政深度新闻的记者素养等。全书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对新闻采编实
本书将理论演绎、案例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媒介融合的演进规律及我国媒介融合模式分析、媒介融合的经济效应分析、传媒组织环境变革及竞争冲突、传统媒体竞争优势再建及动态创新机制、北京市媒介融合的发展对策建议以及国外出版融合案例分析等。
本书是河南省委宣传部从全省报刊编校质量检测的资深专家中遴选8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质检专家,回顾20余年来进行新闻宣传报刊编校质量检查的历程,汇总20余年新闻宣传报刊编校差错的案例,并融合撰稿者平时阅读中的相关积累,从中爬梳筛选,沙里淘金,条分缕析,汇集成册。全书共分八章:章,字词差错;第二章,知识性差错;第三章,语法、
与政权博弈、与市场共生、与学界互惠、与帮会智斗,合作与冲突错综复杂、矛盾与调适交光互影。在这繁难艰辛的职业化挑战中,新闻记者生产新闻作品、建构身份认同、激扬家国情怀,并奋力将新闻业建设为一个高尚的职业。 本书融新闻社会学与职业社会学之视角,入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之波澜,追随民国新闻记者采访报道之实践,通过观察其与媒介组
本书是“新闻评论”的经典教材,以“案例化教学”为突出特色,分析了大量有代表性的评论作品,并邀请新闻评论一线作者就一些经典案例分享了经验体会。本版修订幅度较大,除大幅更新案例外,还注重吸纳**的评论现象,加入了学界、业界对新闻评论的**思考,反映了近年来中国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和崭新图景。本书视野开阔,旁征博引,娓娓道来,
本书展现了2020~2021年我国未来媒体在融合、技术、内容、渠道和产业等方面的新进展、新亮点,重点探讨了“三大基本判断”和“六大发展趋势”;重点从广电媒体融合、媒体智能化、短视频、网络电影、网络直播、互联网广告和智能终端等方面,分析了2020~2021年中国未来媒体发展现状与特点;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数据,对厦门媒体融合
《传播创新研究》是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以中国传播问题为出发点,“在场”地感知中国传播的难点、疑点与热点,创新重建交流与社会连接的传播行动,发掘比较视角下的传播智慧,进而激活传播创新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纾解人类交流的困境与无奈。本辑包含前沿观察、媒体融合、健康传播、传
融合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媒体革命,是构建主流舆论格局的国家战略。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顶层设计下,各级媒体深耕融合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媒体融合纵深推进的目标和方向,也为新闻传播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