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黑格尔哲学最核心的概念:一个是绝对理念,另一个是绝对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骨架和内在生命。《统观》指出:绝对理念作为黑格尔哲学的本体,是有关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辩证法,是一个共相和精神活动性,其逻辑先在就是黑格尔说明世界的原则。绝对精神则是人类理性不满足于自身存在的有限性而试图认识这个最高存在,从而在精
这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写给我们每一个的生活哲学。他开门见山地指出本书是写给这样一类人——他们没有遭受过来自外界的巨大痛苦,有足够的收入来保证吃住,而且身体健康,没有经历过重大灾祸,也不曾当众受辱。这类人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你我,罗素用数学家的理性思维和哲学家的严密逻辑,条分缕析了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并为我们提供了根治
《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
人是否有理性?人是否可以用理性认识世界? 德国哲学家们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搭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体系。 康德说:人就是目的本身,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当作工具。 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叔本华说: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不合理且盲目的意志。 尼采说:上帝已死。 海德格尔说:世界并
本书主要研究利奥塔这位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早中期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思想及其转变的过程,从二战后到1970年代这段期间里,利奥塔的思想经历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思想的转变。利奥塔首先是从萨特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解释进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逻辑,也就是试图在苏联马克思主义之外寻找资本主义批判的道路,此时现象学、存在主义和
本书是一本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学术专著。目前学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宗教批评是主流方法,陀思妥耶夫斯基通常被视为一个伟大的、深具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督徒。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悖谬状况?目前我们还看不到一个系统的、合理的解释。解开这谜团,也正是本书的目的。本书认为,在基督教领域,陀思妥耶夫斯基关心的不是
刘华云,厦门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2014.08-2015.08),现为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主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在《厦门大学学报》《学术月刊》《国外理论动态》《江淮论坛》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CSSCI)发表论文多篇。作为课题负责入主持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
我社引进的TheMacatLibrary系列丛书邀请相关研究专家撰写深入浅出的简明读本,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原著的精华、作者生平、对后世的影响力等关键信息,快速拓展知识面。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是从TheMacatLibrary系列丛书中挑选并编译的汉英双语读物,由我社组织译者翻译。整套丛书分11个学科,共计100册图书
列斐伏尔正是空间转向与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批判早、重要的旗手之一。在后现代主义的诸种话语(以及后现代地理学)告别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构的时候,列斐伏尔仍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和唯物辩证法,试图以空间生产的知识维持一种统一性的社会批判理论框架,对诸多学科和理论进行跨界、越轨与整合,他始终
本书是国内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阿尔都塞的三个经典文本:《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和《论再生产》。作者着力揭示了阿尔都塞研究中长期被遮蔽的隐性方法论构架,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作为认识论史研究语境中深层理论构架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在此,作者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