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通过深入扎实的实地采访、粗中取精的资料整理,以真切感人的文笔生动记录“洞庭之心”——大通湖的水环境修复全过程,全面展示了自2016年以来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为洞庭湖这一最大的内陆湖泊水环境修复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励精图治终于实现水质好转的担当作为,生动展现湖南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伟大实践。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训、水污染控制工程案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附录。本书是水污染控制实践教材,通过水处理单元操作与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学生更加明确不同行业水处理工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系统性思维。本书编排模式新颖,将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与课程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液喷纺微纳米纤维的优化制备及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复合滤材的结构设计及其对PM2.5的过滤防护性能、生态型立体植生护坡土工布的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本书以中国281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3-2016年遥感反演的PM2.5浓度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地理权重加权法、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PM2.5浓度时空分布的演变过程,探讨了经济增长水平、环境规制、政府研发投入、二产比重、年均气温和降水量等因素对PM2.5浓度时空演变的影响和工业集聚碳排放和
中国是世界上湖泊多的国家之一,面积大于1k㎡的自然湖泊有3741个,总面积约9.37万k㎡,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位列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之后,排在第4位。作为地表主要淡水资源,湖泊水资源在我国城镇供水和工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对水资源的无序利用和过度开发严重影响了地表
《规划》减排目标的确定和考核的实施,对建立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亟须建立重金属产排污核查核算体系,为总量减排和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技术研究》主要面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核查核算技术研究,同时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以实现支撑《规划》实施考核为目的,系统建立了重金属污
本书主要包括应对气候变化进展、基础理论、碳足迹和碳标签、碳交易和碳市场、碳金融和碳会计、行业碳中和路径、碳中和行动、碳中和标准化等章节,涉及碳中和的思想、理论、方法、标准和案例等内容。本书适用于组织和个人碳中和能力提升的学习使用,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本书是碳中和能力提升系列丛书的第一本著作,其他包括:
《水污染防治百问》以问答的形式科普水污染防治知识,旨在让广大公众和居民树立节水和洁水意识、强化水资源保护理念,让与污染治理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环境保护管理者因地制宜地选择水污染防治技术和措施。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水污染防治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第三部分为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措施。
本书介绍了碳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国际碳核算方法、国家级碳核算方法、省级碳核算方法、城市碳核算方法和企业级碳核算方法,以及减排项目核算方法、产品碳核算方法等,从这些方面梳理国内外碳核算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我国碳核算这项基础性保障工作做好准备。
本书分为六章,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条主线,结合该领域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地方、企业实际项目案例和经验,基于碳达峰、碳中和“为什么提出”“过去做了什么”“已经做了哪些”“未来该如何做”等主要问题组织内容,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形势背景与机遇挑战,梳理总结了目标提出后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主要政策以及地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