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围绕种植业岗位对土壤肥料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土壤培肥改良和配方施肥为主线,针对种植类中等职业教育所编写的项目化教材。本教材共设置八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田间认地识土、土壤物理性状评价、土壤化学性质及肥力性状评价等。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石漠化治理树种选择与模式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01作者:胡培兴译者:开本:16开定价:128.00页数:254印次:1ISBN号:9787503880223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为了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到位率,从项目启动实施开始,许昌市在注重耕地土壤肥力和肥料养分配比的基础上,围绕主要作物的生育特性和需肥规律,开展了大量的肥效田间试验和示范,建立了当前产量水平下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了主要作物施肥指标技术体系,形成了科学施肥技术模式,创新了农技推广机制,研发了测土
本次耕地地力评价对象是耕地+园地。通过耕地地力评价,探明了尉氏县耕地地力情况,为耕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为合理配置耕地资源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奠定了基础。总体而言,耕地地力评价取得了下列成果:建立了尉氏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撰写了尉氏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专题报告。系统整理了第二次土壤普查以
《河北省迁西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是依据迁西县耕地立地条件、土壤类型和理化性状、土壤养分含量、土壤供肥能力等对耕地地力的综合评价,是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内容之一。全书共9章,主要包括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耕地土壤的立地条件、耕地土壤属性、耕地地力评价、中低产田类型及改良利用、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等内容。《河北省迁西
《河北省行唐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是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内容之一,依据行唐县耕地立地条件、土壤类型和理化性状、土壤养分含量、土壤供肥能力等对耕地地力的综合评价。全书共十章,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概况、耕地立地条件、土壤母质和类型、耕地土壤属性、耕地地力评价、中低产改造、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等内容。 书中系统
为进一步提高教材的质量,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次修订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地充实和提高,增加了新内容、新知识和新的生产实践。教材编写方式采用项目、任务的格式。内容形式有项目目标、任务目标、任务准备、基础知识、任务实施、知识窗、观察与思考、复习测试题等板块,进一步增加和优化了图、表的比例和内容,以避免冗长的文字描
本书在阐述土壤水研究的意义和回顾土壤水研究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系统的总结了不同尺度土壤墒情监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提出了田间尺度、网格尺度以及区域尺度上土壤水监测的方案及其适应性分析。并以海河流域为例,探索了多源、多尺度土壤墒情数据采集和数据集成技术的应用前景,具体分析了海河流域土壤水分布的宏观格局和时空演变规律。为大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耕地是农业乃至人类生产、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耕地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生存质量。《牡丹区土壤》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的同时,注重生产实践、数据积累和理论研究。在大量采样调查数据中,按照“科学性、代表性、准确性”的原则对筛选出的2
《荒石滩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以荒石滩为研究对象,研究通过工程措施对坡度、落差较大的荒石滩进行合理开发,以达到耕作要求,同时保证修复的耕作层长期稳定。《荒石滩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主要介绍荒石滩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治理现状、开发前景与潜力,研究确定客土层厚度和提高耕作层稳定性,总结绿色施工技术,构建整治评价体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