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时间之维: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导读(潘知常西方)
本书聚焦于阿奎那的经典篇章,使其经典理论遗产再次进入当代大众视野。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是一中世纪最重要的经院哲学家,也是使古代智慧与现代社会得以传承的重要人物。这本导读考虑了规律性和偶然性在自然界、思想和物质、自由和道德义务、法律和社会、苦难和邪恶、希望和绝望中的作用等人类亘古不变的问题,本
本书是德国历史学界的重要著作。作者蒙森向读者揭示了韦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热忱的自由主义者,却也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德国民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厘清了韦伯这两个看似矛盾、相悖的立场之间的重要联系。通过考察韦伯的政治著述,表明韦伯对时代政治的评论与介入背后有着一以贯之的思考进路或曰理论预设,这种思考超越了一时一地的即兴式关切,揭
本书为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传记。有别于一般传记的平铺直叙或是理性克制,本书对尼采叛逆而充满争议的一生的描述饱含着作者对这位伟大哲人的深切同情,在她优美而动人的文字中,我们不仅仅对尼采从童年、青少年直至生命最后时光的矛盾而苦难的一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他格言体写作和他思想的发展脉络有了完整的把握,更是为他与瓦格
本书注重阐释海德格尔的分析之路,旨在对海德格尔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体评判研究进行梳理。海德格尔从其思想启程之际就开始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阐释,而且这种阐释工作贯彻了海德格尔的整个思想道路,以至于对这种阐释工作的理解和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理解变得有机交融、密不可分。
本书选自《附录与补遗》,它其实是独立成书的。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
选题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课题(2017BZX002:法则与目的的贯连:康德的先验德性论研究)的成果,该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选题第一章简要阐释了以《奠基》为代表的八十年代的道德理论,尤其是义务、法则与自由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康德伦理学界说为一种法与自由的伦理学。在第二章力图在康德九十年代前期的作品中提炼出对
本书内容除了梳理各种哲学观点,还讲述了哲学家的人生轨迹、个性特征,及其背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他要借此阐明的是: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领域,是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时代,同时又作用于时代。
很哲学,狠幽默Ⅲ:一口气读完西方哲学史
本书是一本哲学理论专著。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史上,阿多诺具有不同寻常的理论地位。作者运用深层历史解读法,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和大量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阿多诺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早期的主要哲学文献进行了开创性的文本学解读,首次揭示出了“崩溃的逻辑”这一段不为国内学界所知的思想建构历程,其中特别呈现了阿多诺对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