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五运六气入门著作。内容包括基础篇、理论篇和临床篇。基础篇包括绪论、古天文历法概要、干支甲子、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理论篇包括气化、标本中气、亢害承制、五运三纪、胜复郁发、司天理论等。临床篇包括岁运太过不及、六气司天在泉、胜复郁发辨治、五运六气与养生、五运六气与瘟疫等。
本书是首届全国名中医杨震教授带教徒弟时之答疑解惑,及跟师门诊、教学查房之症情分析,真实、生动、全面的展现了杨震教授对中医学之见解、及其学术思想相火气机理论阐释,以及独道的临证经验分享,主要内容分为师徒问答、临证医案两部分。该书是从事中医专业人员值得一读的、理法方药完备的、自成体系的一部带教实录。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本书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影印北京大学藏元后至元六年庚辰(1340)樵川邓珍序刻、明嘉
漫画黄帝八十一难经
《金匮钩玄》为综合性医书,元代朱震亨著,明代戴原礼校补。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金元四大家之一。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全书共3卷,并附医论6篇。卷一、卷二为内科、喉科和外科病症,卷三为妇科、儿科病症。内容收入内科病症87种,喉科、外科病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金?刘完素撰。成书于金世宗大定丙午年,即1186年。卷上分原道、原脉、摄生、阴阳、察色、伤寒、病机、气宜、本草九篇,为医理总论,其中于病机尤有发挥。卷中为中风、疠风、破伤风、解利伤寒、热、内伤、诸疟、吐、霍乱、泻、心痛诸证之病原、证候和治疗。其中对中风病认识首创火热致中说,开内伤中风之先河。
本教材为第2版,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之一,以医家-学说-学术流派为主线,重点介绍对中医学术发展起到主要推动作用和产生重要影响的医家、学说和学术流派。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课程性质、地位、研究内容、特点。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部分以历史发展为序,选取30位具有突出贡献和重要影响的医家,介绍
中医学以其独特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在中华民族繁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免疫学思想。本书注重学术的传承与创新,从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角度系统阐释了对免疫学及其相关疾病的认知,并结合相关前沿创新性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医药免疫学理论、临床与学术成就。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专著。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黄帝内经·素问》原书共9卷,81篇,内容广博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主要论述了人体养生气功理论、人与自然相应学说、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
《灵枢》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也是如今中医学者的经典著作。全书分为12卷,共计81篇,主要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法等内容,其中关于经络腧穴和针刺疗法的论述颇为翔实,是后世针灸学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