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美术教育在培训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本书首先阐述了美术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接着讲述了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方式,重点剖析了美术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与美术教育课程实施的策略,并探讨了美术教育课程的评估方法与美术教育课程的评估标准,以及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课程反馈与调整的方法。同时,本
本书拟结合胡根天的人生轨迹及涉及领域,对其所作文章进行筛选,分成艺术评论类、美术教育类、文博研究类三大类别进行辑集,形成本书的上中下三篇。各章选辑的文章可直接按时间顺序排列,也可酌情再细分二级类别进行梳理。本书旨在充分挖掘展示胡根天诉诸文字的史料文献,弘扬胡根天的艺术思想和成就,彰显其对于我国美术教育和文博事业作出的突
中国艺术史研究与文学、历史、哲学研究既存在共同的空间,又彼此独立。本书立足于中国艺术史,也立足于当下,高度重视以文物、文献为主的艺术史料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到对整个艺术史的思考。本书围绕“学人纪事”“美术考古研究”“宗教美术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主题,为读者展示了学术界优秀的研究成果,同时期待更多学术界的正
本书是2019年底在北京中间美术馆呈现的同名展览的研究图册,展览由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苏伟策划。本书以图文并置的方式,呈现展览中的作品和研究性文字。在讨论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时,作者提出“情感”作为一种调动性的角色存在于人与评价机制、艺术机构之间,着重探讨了创作者面临不同环境时的心路与心态,为审视中国今天的艺术实践与其自身
本书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编,收录西部民族地区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研班创作作品300余幅。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研班自2011年创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聘请著名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进行美术讲座和创作指导,累计培养民族地区美术骨干人才225名,高研班学员创作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得到业界与社会的关注,学员
本书结构清晰,论证完整,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形象思维培养的高度,引导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对美术教育加深认识,展现出异国教育工作者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思考。作者透过美术教育本身,思考了更多底层逻辑的抽象问题,将美术教育的培养对象、目标进行剖析,即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样重要。书中运用了大量美国教育模式培养下的学
本书是2011年度国家社科规划办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AH007)的研究成果。该课题在设计艺术史论专业《传统设计文献选读》《传统造物思想》等课程多年教学实践及理论总结的基础上,于2011年获批立项,并于2018年顺利结项。书稿38万字,分为10章,分述“材美工巧”“文质彬彬”“物以载
本书全面阐述了自原始社会至近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概况,全书图文并茂,列举大量美术作品,用精美的图片串起对中国美术史的解说,分为史前美术、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隋唐美术、五代两宋美术、元代美术、明清美术和近代美术九章,着重介绍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美术遗存、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等内容,
本书是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汇编,集中了美院各研究机构为回应国家和本省需求、推动学科发展,开展的跨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前沿性研究。本书梳理了这些阶段性学术成果,主要收录2019—2022年的学术著作,借此对近几年学术发展之路中的得失进行回顾。这些研究坚持原创性与前瞻性互补,坚守服务国家战略与自主特色研究结合,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