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大量史料和文学性的语言,细致描摹勾勒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生。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充满波折。苏轼通达时入居中枢,为帝王师,为文坛领袖;落魄则屡遭迁贬,以致万里投荒,潦倒无依。这本传记以苏轼传世作品为依据,忠实而生动地叙写苏轼的人生轨迹、政治作为、文学创作,以及他领悟人生的思想升华过程。作者融会哲思、史识、心理透视
本书是以与伦明交游比较密切的101位学者为研究对象的人物传记集。以伦明为主线,按照其读书求学、工作生活、藏书访书等重要经历的交游情况对相关学者依次进行编排,分类梳理为严师益友、京师同窗、留京粤人、在京同事、两广挚友、豫辽同事、藏家良朋、坊肆书贾、高足弟子、日本友人、其他朋侪等十二个篇章。
本书探寻了古往今来优秀的保定籍人物和部分客籍人物在燕赵大地乃至整个中国的活动轨迹,由精彩人物故事210余篇,分为神话传说、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医药农林、红色保定、时代榜样、冠军摇篮、民俗非遗10个篇章。
左宗棠积代寒素,科举屡试不第,贫穷落魄,以倒插门形式结婚生子,但他“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壮怀激烈,一边四处奔波忙于生计,一边遍读史书、杂书,精通兵法等,并关注政治大局,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挺身而出,凭借卓越才能在晚清政坛建功立业,成为封疆大吏,后来更是力主收复新疆,挥师西征,成功收复新疆,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陈康白传》书稿约41万字,共21章,文末附有传主大事年表。传主陈康白(1903—1981),湖南人,192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3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研究院进行科学研究,1937年回国后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康白是延安时期我党著名的科学家。1944年任自然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
本书根据研究内容的三大主线框架:一、解读《南侨回忆录》收集了后人对陈嘉庚精神的领悟和传承,其中有陈嘉庚曾孙陈铭先生的一篇英文随想,和集美大学师生们的文章;二、陈嘉庚先生的著作《南侨回忆录》中关于他自己的这段避难的记载和他对当时掩护他的那些人的描述。详细记述了在我国遭遇史无前例的劫难之时,南洋华侨是如何为维护国家的安全与
本书属于浙江文化名人传记精选修订丛书,此为平装版。洪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出生于仕宦之家,“少负英绝之才”,早擅文名,但命运多舛,一生坎坷,在多灾多难的一生中,留下了颇为丰富的文学作品,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齐名,有“南洪北孔”之称。洪昇的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
鲁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书稿以“鲁班是各民族共有的、鲁班精神是各民族共创的、鲁班文化是各民族共享的”为核心理念,集纳全国各地各民族流传已久的关于鲁班的传说与故事,从科技视角体现中华民族观察、认知、改造自然的方式和智慧,从人文视角阐释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从社会视角印证中华民族的连续性、
《萧山家谱资料选编·墓志卷》是萧山区档案馆所藏古代家谱之墓志的汇编。萧山区档案馆藏有数量较多的古代家谱,本书首次辑出各种有价值的资料,分门别类,汇成萧山家谱资料选编·选编,本书即“墓志”部分。整理者从萧山区档案馆所藏家谱中,经过认真梳理和仔细判断,选取了53种进行整理,为萧山历史文化的推广提供重要的文献,也为学术研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