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预算监督改革,从建立完善预算基本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拓展预算监督内容、深化预算全过程监督及丰富预算监督方式等方面系统制定改革举措,旨在推动人大预算监督实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本书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效能理论分析框架,回答相关监督问题。比如,地方人大预
俄罗斯本土历史学家以卢布的诞生、流通、改革,以及与之相关的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为主线,探讨自叶卡捷琳娜大帝到十月革命推动、阻碍俄国货币体系改革的政治动因,以及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了俄国近二百年的政治走向。本书是用货币语言写成的俄罗斯历史,展示了经济学家、土地所有者、商人和农民如何理解、感知和使用金融机制。普拉维洛娃剖析了影响
本书内容深入而不失全面、系统而不乏丰富,共分为四篇。第一篇“建设金融强国与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研究”总结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票据市场发展的历程,展望票据市场未来发展方向,探讨金融强国建设与票据市场发展,探索票据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的可行性与路径,并介绍深度数科
本书分为主报告和分报告两块。主报告介绍了2023年我国区域金融运行情况及区域经济运行情况,并对2024年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展望。金融运行情况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资金流向和融资机构、金融改革创新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运行情况包括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产出和供给,生态文明建设,价格和劳动力成本,
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之后,我国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标准体系以及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与重点关注事项。第2章梳理了国内外金融支持普惠主体绿色发展的标准与政策情况,发现国内外不乏支持可持续领域的政策标准。
《绿色金融创新研究报告2022-2023》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色金融创新研究组编写,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研究成果。本报告分为总论、金融监管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篇、金融机构篇、绿色金融产品篇、第三方服务机构篇、行业篇等六个篇章。全面展示了2022-2023年我国绿色金融监管政策、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本书汇辑了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20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5篇。这些论文关注财政学科基本理论的前沿发展以及财政学与相关多学科的融合,运用跨学科的思维模式研究传统的财政问题,展示了青年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融合精神。研究的财政问题诸如政府预算、财政政策、财政项目评估、政府组织结构等。通过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本书汇辑了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21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5篇。这些论文关注财政学科基本理论的前沿发展以及财政学与相关多学科的融合,运用跨学科的思维模式研究传统的财政问题,展示了青年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融合精神。研究的财政问题诸如政府预算、财政政策、财政项目评估、政府组织结构等。通过
本书通过阐释政府会计改革以及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理论,着重研究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管理与核算、资产管理与核算、负债管理与核算、财务报告与分析等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天津财政年鉴2023》是一部逐年编纂出版的连续性工具性用书。本书辑录了2022年度天津财政地税的基本工作情况、重大事件及取得的重要成果等,主要内容分为重要财经文献、财税工作概况、区财政情况、财政机构人员情况、财政大事记、重要财政文件、财经资料统计等七个部分。本书翔实且立体地记载天津市财政系统这一年的拼搏进程,给社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