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崇原/中医经典文库》是历史上第一部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药学专著。《本草崇原/中医经典文库》共分三卷,按《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法,将药物分成上、中、下三品,运用五运六气的理论,对300味中药的药性做了恰当的阐释。是一部实用价值较高的本草学专著。《本草崇原/中医经典文库》此次据乾隆三十三年(1762年)《医林指月》本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收论药物365种,是古人长期养生、防病、治病实践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医经典文库》是一部清代太医院内的处方集,为国内仅有的一部抄本。书中共收录方剂400余首,除少量古代名方外,多数则不曾见有其他方书记载。其剂型包括丸、散、膏、丹、汤剂,以及许多药酒剂,每方详细标明药物、剂量、制服法及适应症,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多种疾病。该书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
《得配本草/中医经典文库》主要论述药物配伍在临床中的运用,分十卷,共收药物647种,以《本草纲目》分类法分为二十五部。每味药物之下首先简述该药配伍禁忌,次列药物性味、归经、主治等。《得配本草/中医经典文库》是一部研究和学习中药临床配伍应用的重要参考书,可供中医临床医师、中药研究人员及初学中医中药者参考阅读。
针对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的教学要求,本书的编写强调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及可操作性。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主要介绍药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实验课的基本要求等内容。第二篇主要介绍基础药理学的实验内容,包括总论、传出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呼
全书对23味常用中药的经典应用指征作了通俗解说,并介绍了相关常用配方的古今临床应用经验,资料性、实用性及可读性均较强,是一本学习中医的入门书,适合于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科研人员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本草纲目》新编实用版,以诸版本中最完整的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金陵(今南京)胡承龙刊刻,世称金陵本为蓝本,严格选择目前生活中最常见、最实用的药物加以介绍,以实用的角度讲解,以期受到大众的喜爱,并作为生活中必备的浓缩精华读物。考虑到《本草纲目》其自身特点局限,因此,在内容上,为了更加实用和贴近人民生活,我们在原
多糖是除蛋白质和核酸外的又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涉及生命活动本质的三类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科学、药物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用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形复杂,存在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土壤类型和复杂的地理地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少数民族地区药用植物是我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药用植物防治
《兰台轨范/中医经典文库》按三类古籍整理要求进行校勘。1.采用对校、本校、理校、他校的四校合参法。2.采用国家标准标点符号标点句读,标引书名。3.凡讹、衍、生僻字词、药物异名等均出注说明。4.书中《内经》引文有舛处,依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通行本改正,并出注。5.底本与校本文字不符,但文意两通者,依底本,不出注;如
近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振兴,运用中药治疗常见疾病,疗效显著,发掘了不少“拿手绝招”,甚至还有“一帖灵”的有效验方。不仅治疗病种广泛,而且治疗方法多样,展现了可喜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