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梳理90多年来新华社历史上涌现的名记者的事迹,选取了16位新华社调研名家,分别为范长江、选取了16位新华社调研名家,分别为范长江、尤淇、冯森龄、穆青、谢文清、王殊、冯健、李峰、黄昌禄、张广友、顾迈男、冯东书、郭超人、陈大斌、吴复民、南振中(以出生年代为序)。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宣传部已连续编辑出版六辑《大国顶梁柱》央企楷模报告文学作品集,本书为第七辑,共收录了7篇报告文学作品。央企楷模评选表彰是国务院国资委面向中央企业组织开展的一项年度性典型选树活动,本书的这些作品就是以央企楷模为创作对象,这些楷模中有研发和试水前沿科技的创新团队,有国家重点工程的科技领军人才,有扎根基层一线
《成吉思汗传》是一部研究成吉思汗的经典传记,共十一章,用条理清晰的行文介绍了成吉思汗一生。首先介绍了成吉思汗时代所存在的诸部;然后简要介绍成吉思汗先世源流;接着讲述了成吉思汗崛起、统一诸部,建立大蒙古国的过程;详细论述了成吉思汗进攻西辽、金国,西征花剌子模,灭亡西夏,直至去世的经历。内文考证仔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论
本书记述林元培院士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对国家、对工程科技事业进步和培养人才的突出贡献;记录了林元培院士的学术成长和取得成就的历程、治学态度、价值观念、爱国情怀等精神风貌;也简单介绍了林元培院士的家世、人生经历、成长环境、性格爱好、亲情志趣等。重点记录了林元培院士的经历、工作成果、学术活动,以及林元培院士其他有特殊
《叶旭强传略》是一部人物传记。全书共分“引言”“综叙”“横谈”“后记”四部分,讲述了中国阀门协会副理事长叶旭强先生坎坷自强的一生:出身贫寒、读书四年即辍学的他从租借两台机床创业,呕心沥血,披荆斩棘,苦学知识,努力实践,取得工程师资格,获得十几项发明专利。特别是他一手创办的“慎江阀门”产品,率全国民营行业之先进入了国营序
鲁迅于1912年至1926年在北京生活了十四年。在北京,他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因此作家鲁迅诞生在北京,在北京写下了不朽的传世名篇。《鲁迅在北京的十四年》从史料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鲁迅在北京十四年的工作、创作、翻译、收藏、交友、足迹、生活等内容。通过鲁迅在北京的活动,折射出近代北
本书是展现著名民间舞艺术家池文海一生的图片资料合集。池文海(1937.12-2004.05),男,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我国著名民间舞表演艺术家。安徽省广德县清溪乡人,1957年起在长兴县花鼓剧团任导演兼主要演员(花旦),1970年调入长兴县文化馆。池文海艺术精湛,造诣独到,他独创的表演动作,被中国舞蹈界称为“池氏花鼓”
本书是明清之际文坛领袖、著名学者钱谦益的年谱长编。主要以钱谦益的诗文、尺牍、行履为线索,从时人著述、尺牍、序跋、笔记乃至于方志、档案中,详尽搜罗了与钱谦益相关的文字,缀连补遗,考订钩玄。本年谱从3个层次来还原钱谦益的生平和思想。第一层,全面梳理钱谦益存世著作,并将其所有诗文篇目考证系年。不能系年的,作为附录置于文末。第
本书为“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之一种。穆旦(1918年4月5日-1977年2月26日),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
本书为2023年在昆明召开的云南首届“杨慎与云南文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围绕杨慎的文学、语言、诗学、书法、哲学、文献整理等领域以及杨慎与云南文化等展开讨论,显示了对杨升庵研究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得到了中新网、新华社、云南日报等媒体的高度肯定。论文共24篇,主要为学界新探、地方文